![济南热电供热调度中心正式投运。(齐鲁网记者 李淼 摄) 济南热电供热调度中心正式投运。(齐鲁网记者 李淼 摄)](http://shandong.sinaimg.cn/2013/1115/U10157P1333DT20131115074419.jpg)
齐鲁网济南11月14讯(记者 李淼 实习记者 张理)14日,齐鲁网记者了解到,济南热电调度中心正式投运。
欧投热网自控工程通过热源厂的生产数据、高温水网的管 线数据、换热站的监控数据、室温检测数据的综合整理, 掌握了热源厂、换热站、居民用户三个层次的供热参数, 搭建了一套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化布局的信息化供热管网 模式,利用综合调度、远程控制、室温检测、实时气象数 据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稳定供热、均衡供热和舒适供热 ”。
稳定供热
热网运行与热源生产调度数据过去只能每天更新一次,供 热管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占用大量的巡线员工抄表、统计分 析和管理调度。一条供热管网从投运到稳定需要需要5至6 天,热网自控工程实施后,每个换热站的数据每2分钟就上 传一次,24小时无人值守,并实现换热站现场的视频实时 监控,做到热网实时稳定。
各个片区服务人员能够通过班组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 时浏览换热站参数,同步观测小区居民的室内温度和户表 运行状态,能够及时的处理局部的不热点和故障点。服务 人员通过授权管理的方法可以直接远程操控换热站的阀门 ,做到连续供热、稳定供热。
均衡供热
各个居民小区逐步推广供热分户计量,用户想用就用,想 关就关,随意性较强;不同用户距离热源厂远近不同,其 流量、温度等参数会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存在差异;新建 小区的节能建筑和老小区的建筑需要热量也不同,这就造 成了热网末端换热站的温度不同,有的用户过热、有的用 户不热,济南热电通过自控系统的搭建,远程监控各个换 热站的供水温度,分析不同小区的供热需求,有的站点按 照流量来控制,有的站点按照热量来控制,有的站点按照 温度来控制,还有的站点按照固定开度控制,结合不同建 筑类别、不同的建筑功能(办公、学校、居民等)、不同 建筑特性(节能建筑、非节能建筑)来实现差异化供热、 均衡供热。
舒适供热
热电公司与济南市气象局合作,将未来一至三天的气象数 据引入平台数据分析系统,在历史运行经验和小时实时气 象数据的支撑下,制作一至三天的供热负荷预测用量,通 过调度中心下达调度指令,热网提前蓄热和热源生产提前 调度。合理调配热网上的热量。在寒流抵达之前,济南热 电先将暖流送至门前。
济南热电将温室监控和户用热表计量数据融合,实时检测 居民室内温度的变化,如果小区多数居民的室内温度偏低 ,则换热站负责人会通过自控系统立刻发送提高供热温度 的指令;如果小区的多数居民室内温度过高则换热站负责 人会通过自控系统立刻发送降低供热温度的指令;指令的 远程发送和现场控制的实施一般会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同样,换热站也设置了十二个时段的供热参数,清晨上班前两个小时,换热站自控系统提前升温,提高居民体感的 舒适性;随着室外天气的变化,合理控制室内温度;以数 字化网络为依托,利用热网自控系统和室内温度、户表远 程监测系统实现智能供热、舒适供热。
济南热电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热源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热网自控系统、室温检测和户表远传系统,初步搭建了一 套能源管理系统的雏形,从热源控制、管网调度、用热检 测的三个层次的数字化管理,合理调度南郊热电、明湖热 电、北郊热电各能源和管网运行工况,也许大明湖旁边的 居民也能用上北郊热电送过来的热量,经一路的居民也能 享受到南郊热电送去的温暖。
济南热电通过换热站自控系统、户表远传系统、气候分析 系统的数据交互,做到立足居民需求,通过换热站的自动 化控制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到连续供热、稳定供热 ;利用自控的实施检测,区分多种控制方法,片区供热人 员可以差异化供热、均衡供热;通过气象分析软件和室温 检测系统,降低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同时,节能挖掘,实 现智能供热并提高居民的供热舒适度。
济南热电发挥热网自控的自动化控制作用的同时,实现热 网连续、稳定运行,合理调配热能分配,均衡供热,实现 了智能供热、舒适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