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辆标有“昆仑镇村民事务流动代办站”的银灰色面包车,开进了偏远的马棚村村北广场。车上走下了5名镇机关干部,刚把“昆仑镇村民事务代办员”名签摆上,10多个村民呼啦围了上来。来自镇民政、司法、计划生育等部门的代办员,不时地做着记录,耐心回答、解释。
“村里有了村民事务代办点,片上有了代办站,现场为村民办理事务,咱老百姓不用劳神费力,不用东跑西颠,干部就把这些难事、愁事、麻烦事给解决了。”马棚村书记陈廷山说。
淄博市委书记周清利告诉记者,淄博市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推出了以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为主体的“网格化管理工程”,从源头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在萌芽状态解决矛盾纠纷,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有效夯实筑牢了社会和谐平安的根基。
目前,淄博全市基层平安创建覆盖率达到了99%以上,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到了97.73%,淄博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使百姓的“平安梦”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平安福”。
一个街道的“网格化”样本
每周4天工作在机关,1天工作在网格,这是淄川区将军路街道机关干部的“4+1”工作制。将军路街道此前历经6次行政区划变更,党群干群关系疏离,机关作风“慵懒散漫”,一度成为街道形象的另类“标签”。
从2010年开始,将军路街道创新实施了以“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为重点的网格化管理。把辖区内18个村居的1.2万户居民,按居住区域每120户为一个单元纳入网格管理,全街道自上而下划分街道、片区、村居、基础网格共四级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一名网格管理员和一名网格派驻员,实行包联系、包服务、包稳定“三包”责任制。
“你说话,我办理”,网格化代办成为网格干部服务群众的承诺。石门村村民史保锁的林木在区级工程柳泉湿地公园的拆迁范围内,需要办采伐证才能采伐。网格干部高翠红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为他办了采伐证,还亲自送到家里。
干部辛苦换来群众幸福。2010年,将军路街道的群众满意率是91.2%;2012年,群众满意率上升至98.7%。
截至目前,淄博各级代办员共为群众无偿代办协办各类事项17.1万件,调解处理矛盾纠纷1200余起,群众对代办结果满意率达99%以上。
“网格化管理”筑起“平安淄博”
淄博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反复酝酿,以将军路街道的网格化管理为“蓝本”,在淄川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工程。
淄博以城市500户、农村200户为标准划定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选配2-3名专兼职管理员,实行定格、定人、定责管理,推行居民事务、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矛盾化解、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八进”网格,实行包走访、包代办、包服务、包治安、包稳定“五包”责任制。
一个网格,就是一片“责任田”。各乡镇街道机关干部按岗定责,身心下沉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为民服务在网格。
目前,淄博共设立基础网格1.5万余个。同时,淄博还将基层政法、综治、信访、维稳等各方面资源全部整合下沉到网格,通过每个网格的“小平安”实现整个社会的“大和谐”,让“平安梦”润泽全社会的每个细胞。
小“网格”大“棋局”
淄博市委副书记周连华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解决了“小事”,才能保证不出大事;把每个小“网格”经营好了,才能赢得平安和谐这个大“棋局”。
依托一个个小“网格”,淄博各区县和部门纷纷创新思路,畅通民意渠道,搭建服务平台,为平安淄博“添砖加瓦”。
在网格化代办的基础上,临淄区推出了村居事务“五代理”制度,对村级资金、账务、资产、档案、公章等五个方面的业务进行代理,填补了村居管理的“真空”,杜绝了村官专权滥权,消除了村居安全稳定隐患。
周村在政府网站开通了“民声网”,为百姓搭建起了网络问政的平台,有效解决了大量的民意诉求,被誉为“没有围墙的信访局”。
淄博市还依托网格化管理工程,全面推行“三层调解网络”、“绿色平台”等做法,集中开展化解重点疑难信访案件、“万人下基层”面对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活动,既解决了浮在面上的突出问题,又实现了源头预防。今年以来,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5.2%,群众来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8.6%。
原标题:1.5万个“网格”编织“平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