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防汛不仅仅依赖城区一条条看得见的“明河”,也离不开看不见的“暗河”。城区的944公里长的雨水管网、1133公里长的污水管网多藏身于城市的道路之下,默默地发挥着排水、排污的作用。在“暗河”行走的路途中,既有倒虹吸助它穿过河道,也有铁路令它“望而生畏”。天气晴好的时候两条“暗河”相安无事,一旦下雨,老城区的雨污混流就会造成两条“暗河”抢路。“暗河”为何容易过河道却难以过铁路?雨水、污水如何才能各行其道不再相互打扰?
两条“暗河”大多比邻而行
南高北低的济南地势,注定无论明河还是“暗河”,最终都将汇入北部的“盘子底”。明河的水进了小清河;“暗河”的水则是雨水进了小清河,污水进了处理厂。
本报曾报道过“一杯刷牙水的城市之旅”:一杯刷牙水自伟东新都的污水管线出发,经过舜耕路的污水主干管,最终到达下游的污水处理厂,经过“漂白”成为中水,最后排入小清河。
地下的雨水和污水管网组成了地下“水世界”。它们所“行走”的路线大多位于城市的路网之下,比邻而行。根据市政排水部门统计的数据,城区现在有944公里的雨水管网,1133公里的污水管网,加起来共2000多公里,它们如同城市皮肤下的血管,既有主动脉,也有毛细血管,共同排走城市身体里的各种水分。
倒虹吸助“暗河”过河
自舜耕路南头出发,雨水管线不像污水管线一样需要在中途的舜耕路中水站“歇脚”,雨水可沿舜耕路一路向北,欢快奔走。
雨水“暗河”遇到的一关就是南门桥下的护城河。“暗河”如何穿过明河?市排水管理部门人员介绍,这需要用倒虹吸。倒虹吸是一种输水管的形式,在管道与道路、河流发生交叉时经常采用。倒虹吸设施的形状像是一道倒过来的彩虹,借助上下游的水位差,通过重力作用向下游送水。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已有成功的运用。
雨水“暗河”自南向北通过倒虹吸的帮助穿过护城河河底,经过南门桥。城区所有的雨水“暗河”在过河时,都会不约而同采用这种办法。
“暗河”最怕穿铁路
“‘暗河’最怕穿铁路。”市排水管理部门人士说,管道过铁路,施工要求、成本、时间要求都很高,甚至“穿不起”。
每逢下雨,城区的殷陈、济钢、生产路、历山路等铁路桥下总是容易出现积水。尤其是殷陈铁路桥和济钢铁路桥下,上游来水总是难以及时排走,原因是下游只有几根细细的排水管线。
要根治这个顽疾,需要拓宽上游的河道,也要拓宽下游的雨水管线,然而雨水“暗河”过铁路,难之又难。市排管中心相关负责人称,要修一条穿过铁路的管线,首先必须经过铁路部门允许,其次要由铁路部门施工,汛期、重大节日期间不能施工,而且施工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道路。
雨污混流“暗河”易堵
正常情况下,雨水和污水两条地下“暗河”并行不悖,但有时它们也会出现“堵路”的情况。
历山路铁路桥下每逢下雨的积水就是因此产生。历山路铁路桥的上游,雨水和污水共用一条管线,天气晴好时污水正常行走,但一旦遇到下雨,雨水就会来抢污水的道路,这个时候雨水、污水共抢同一条“暗河”,争夺时产生的作用力往往会顶起沿途的井盖,造成污水冒溢。
这种“抢路”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少,市政排水部门也在尽力疏通地下“水世界”的通道,减少雨污混流。城区新建小区和道路的地下水世界比较完备,但老城区和老街道下面的“暗河”世界在城市初建时产生,很多已经年老不支,只能逐渐更换,需要时间。
偷袭
“暗河”藏漏洞污水偷偷变多
收集污水的“暗河”往往会遭到“偷袭”。比如说,预计某条污水管道每天承接10万吨污水,污水量却常常偷偷变多。
“别处的水常常会进入污水管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比预计要多的原因,一是老话题——— 雨污混流,雨水进入污水管道;二是部分建筑施工将水偷偷排入污水管道;三是济南地下水位高,老龄的污水管网出现裂痕,地下水也会偷偷潜入。
因而,身为“暗河”也很辛苦,既要守住自己的路,还要防止外来的各种水前来“抢地盘”。
地下有些“暗河”只要遇到降雨,就会引发“抢路”的暗战,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走,甚至造成污水冒溢。这种存在争夺管线的“暗河”,在济南的老城区还有约100公里。
百公里的“暗河”之所以无法平静,就是因为存在雨污混流。生产路铁路桥、历山路铁路桥污水无处可去时,就会冒溢到路面。老城区如馆驿街、火车站片区、南北大槐树片区也存在雨污混流,汛期雨、污水同时排入污水管网,出现污水冒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