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6月27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经过12年的工程建设,今天,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境内的大屯、东湖、双王城三座调蓄水库全部达到蓄水运行条件,标志着山东段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
记者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最北端——大屯水库看到,远调而来的长江水在跋涉了一千多公里以后,最终到达这里。在给德州当地提供水源的同时,还可以适时提闸,给河北、天津地区应急供水。
山东段工程自5月25日开始分段试通水,七级泵站,六大输水河道、干渠,南四湖、东平湖两大调蓄湖泊和穿黄隧洞工程均已试通水运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具备通水条件。
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组利说:“意味着,咱们每年有能力调引长江水15亿立方,这将是我们山东经济建设最大的战略水源。”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取水,分三路向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供水。东线工程纵贯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山东段全长1191公里,远调而来的长江水,可为山东13个市、68个县市区供水。
记者在南水北调胶东输水干线上的双王城水库看到,长江水出东平湖以后一路向东,在这里经过调蓄之后再送往胶东半岛。由于这条调水线路是借用引黄调水线路,也就是说,通水以后,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三种水源能从这里源源不断的送往胶东地区。
潍坊双王成水库综合科科长闫飞说:“正式通水以后,双王成水库每年可调蓄水量达到6357万方,其中向寿光城区和周边高效农业年供水量可达到2000万方,剩余的4357万方,送往青威烟等胶东地区。”
长江水出东平湖,一路东流山东半岛,一路自流向北,在地下70米的地方从黄河河床下穿过,与黄河立体交叉后进入鲁北地区。487公里的南北输水干线和704公里的东西输水干线,在齐鲁大地上编制出T字形大水网框架。
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组利说:“将会实现山东境内的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新增长江水,实现原先对占用农业水源、地下水源的回归,会极大地促进山东农业经济和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