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底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烟台市明确提出了建设“胶东文化龙头城市”的目标。目前,以“红蓝紫绿”为代表的当地特色文化已进入积极挖掘开发阶段。不过,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胶东”一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模糊的“胶东”定义
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胶东的定义显然很模糊。
“胶莱河以东,是为胶东。”这可能是现在被接受范围最广的一个定义。《辞海》关于“胶东半岛”的词条解释也与之大同小异:“(胶东半岛)是指中国山东省胶莱(河)谷地以东,东、南、北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区。”
但是,由于在此定义中担任地理标志物的胶莱河“名气过小”,非但外地人对“胶东”一词不明所以,就连“胶东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烟台和威海肯定属于胶东的,青岛一些地方应该也算是,再具体的就不清楚了。”这是今年78岁的烟台市民迟华对胶东区域范围的直观感受。
“地理概念范围和行政区划范围的不一致,是造成目前‘胶东’定义模糊的重要因素。”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爱强介绍说。
在历史上,管理胶东地区的行政区并不单单以地理概念上的胶莱河为界,且有时仅为一个机构,有时则有数个平行单位。1913年,时民国北京政府以前清的登、青、莱三州区域为基础,划定成立“胶东道”,东至文登、荣成,西抵临淄、寿光,南达诸城、日照,北至黄县、蓬莱,辖内共26县,当时范围广阔,甚至包括了现在淄博市的一部分,远超出了胶莱河的界限。
根据胶东文化专家刘凤鸣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由原莱阳专区和省辖烟台市合并成立的烟台地区,在区划范围上与“胶莱河以东”的地理概念相对最为接近。不过,之后即墨、莱西等地划入青岛,威海也单独建立地级市,“胶东”地理概念和行政区划范围的不一致又表现得十分明显。
目前,根据山东省2009年出台的《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其对胶东半岛的界定则是:“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
胶东文化中心的历史迁移
“虽然胶东的范围界定比较模糊,但烟台作为胶东文化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中心,这一点是比较清晰的。”陈爱强说。
胶东文化中心前后经历过多次迁移。胶东一词用于行政建制,最早见于秦代,当时胶东地区设“胶东郡”,其后,汉代封“胶东国”,两者的行政中心区域都在即墨故城一带。自唐代直到清朝中前期,胶东地区则大体维持着登州、莱州两个平行的行政区划。登州治所蓬莱,莱州治所掖县,其中蓬莱海运便捷,曾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日出千杆旗,日落万盏灯”,兴盛一时。
而烟台(芝罘)成为胶东文化中心,则始于近代开埠。据陈爱强介绍,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开辟登州等地为通商口岸。但因登州水浅,又于1861年改定到烟台。开埠之后,烟台经济文化发展迅猛,1863年,清政府的登莱青道治所由莱州迁至烟台,时任道台崇芳兼任烟台东海关监督,这种“实际上的行政级别升格”更加巩固了烟台的区域中心地位。
“开埠对于烟台发展的意义重大,而开埠文化也渐渐成为胶东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爱强说。据介绍,除此之外,目前学术界内对胶东文化的分类还包括了夷人文化、仙道文化、海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几大分支,资源都十分丰富。
文化整合应突破
行政区划藩篱
目前,地域文化研究在国内整体上处于一个热潮期。“因为地域文化代表着区域的形象,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及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陈爱强说。
不过,从其他地区的经验来看,因文化资源整合不当,出现了不少问题,几个地区争夺一个历史名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此,陈爱强认为,“既然烟台已经提出建设胶东文化龙头城市的目标,就应该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方面具有担当意识。”
据了解,位于烟台的鲁东大学早在2004年便成立了胶东文化研究中心,与相关单位合作,组织主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包括三次以胶东地区全真道文化为主题的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其中,首次会议地址便选在威海文登,跨出了烟台市的范围。
此后,在烟台市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中心2011年升级更名为胶东文化研究院。挂牌当年,烟台就召开首届胶东文化高峰论坛,与会专家也形成统一意见,“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胶东半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促进半岛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便在于其共同拥有的胶东文化。”
目前,烟台市已从“红蓝紫绿”四个优势文化板块开始着手资源整合。红即以胶东革命历史、红色景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蓝则是在蓝区建设中弘扬海洋文化精神;以葡萄、葡萄酒产业为代表则是紫色文化;仙道文化和民俗文化则是绿色文化的范畴。
“研究整合胶东文化资源,不但要改变‘书斋式的小圈子研究’,更要以长远的眼光,突破行政区划的藩篱。”陈爱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