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民越来越青睐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不过,电动自行车虽然使用方便,但也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交通事故增多、交通违法行为增多、被盗难以追回等,成为困扰城市交通安全的一大“顽疾”。
3月份以来,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行电动自行车“实名制”管理,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关注。
免费登记,市民热情高
5月27日下午,在周村区元宝湾社区,连日的阴雨并没有阻挡市民对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的热情。不少市民在元宝湾社区居委会门前排队等待“打码”。
“这是民警同志第四次来我们小区免费‘打码’了。我们社区一共3456户人家,电动自行车7000—8000辆,已经有近5000辆电动自行车‘打码’了。”元宝湾社区居委会主任王爱华对记者说。
记者观察了“打码”过程:居民出示本人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民警检查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号与车架号,登记在案的同时,生成每辆电动自行车唯一的一串识别码;输入设备后,用一台手持雕刻机直接将识别码刻在电动自行车上。由于完全由机器刻字,整个过程用时不足2分钟。
“每辆电动自行车的电瓶及车架上都刻上识别码。这样车主信息及三个号码全部登记在案,一旦电动自行车被盗,就算识别码被人为搓掉,还可以通过电机号和车架号找寻电动自行车。”周村公安局自行车管理所李越所长对记者说,“周村自3月19日启动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以来,实行完全免费,上门服务,所以市民热情非常高。到现在,周村已经完成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5万辆。”
全城“打码”,严管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易被盗、易销赃、难找回、找回后难寻失主的问题,长久困扰着各级公安机关。据介绍,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件,占周村2012年全部刑事案件的31%。
“电动自行车‘打码’后,销赃难度增加,同时方便联系失主。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工作结束后,周村区将在6月份开展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被盗活动,对盗窃行为、销售及购买赃车行为零容忍。”周村公安局局长张国华说。
周村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虽然其主要目的在于打击盗抢电动自行车,及时发现、退还被盗车辆,但对规范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打下了基础。
“电动自行车难管,核心在于处罚难。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往往不随身携带有效证件,面对交警的执法行为,经常出现要钱没有,要证件没带的尴尬情况。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后,再有交通违法行为,找人就很容易了。”张国华告诉记者。
为了快速地实现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周村公安局先后投入50余万元,与厂家积极联系,研发了整套“打码”设备。同时,还自主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软件。
“这套软件与民警平时使用的手持式身份证识别器联网,全部实名登记的电动自行车信息都将进入到民警使用的手持身份证识别器中。以后民警在执勤过程中,发现可疑车辆,可以马上查询电动自行车的真实身份信息。”张国华说。
据介绍,周村区5月份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与4月份相比下降46.8%,实名登记取得初步成效。
监管盲区,期待专门法规出台
“电动自行车,由于是新生事物,国家目前并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也没有指定具体的主管部门,监管上存在一定盲区,说实话周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将电动自行车管理放到了自行车管理所。”张国华说。
困扰各级公安机关的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在周村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周村目前所推动的电动自行车实名制,也并非“无懈可击”。
“主要问题还是实名制登记推广的范围太小,以我们周村为例,电动自行车被盗后,如果采用外地销赃的办法,被找回的困难就会很大。实名制登记推行的范围越大,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效果就会越好。范围大到一定程度,被盗车辆很难销售,交通违法、肇事很容易找到本人,电动自行车管理就跟机动车一样了。”张国华说。
周村区实名登记工作完成后,淄博市张店区等多个区县都将陆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工作。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每一辆电动自行车都进行了车主信息登记及“打码”,但并不是每一辆电动自行车都登记了电机号及车架号。一旦刻在电动自行车上的识别码被人为抹去,查找车主信息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一些老旧款电动自行车,当时出厂的时候并没有相关车架号及电机号。二是现在出产电动自行车的一小部分厂家,产品不规范,未设置车架号及电机号。”周村公安局自行车管理所李越所长说。
记者翻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目前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中,对于电动自行车电机编码、车架编码等并未做强制性规定。
“现在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即使有电机号、车架号,也是各个厂家执行制定的样式,有的是字母配数字,有的是纯数字。编号的规则和位数都各不相同,为录入信息制造了一定的困难。”李越所长说,“希望国家能为电动自行车的编码出台统一的标准,方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