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公款送礼披隐身衣 中纪委提前一月刹月饼歪风

A-A+2014年8月12日09:00中国新闻网评论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阚枫)在距离中秋节尚有一个月的时候,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狠刹公款送礼的举措密集出台,“逢节必令”渐成中国官场新特点。专家表示,禁令之下,送礼风正在向隐蔽化发展,铲除官场中的利益交换,根本在于规范权力运行。

  警示中秋腐败:中纪委提前一月刹“月饼歪风”

  在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当商家纷纷投放广告预热中秋礼品市场之际,中纪委整治中秋送礼风的大幕已经拉开。

  8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同时宣布将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

  “逢节必令”,这是舆论对十八大后中国官方狠刹节庆日公款送礼风的形象总结。去年中秋节前一个月的时候,官方曾在两周内连发三道禁令,狠刹中秋、国庆“双节送礼”,而今年,这一“提前警戒”的做法得以延续。

  其实,相比于去年,官方今年严打“月饼腐败”的预警信号释放地更早。今年盛夏之时,官方媒体就连续刊发文章警示中秋送礼风。

  7月23日,新华社就发表题为“警惕公款送礼风隐形回潮”的时评文章,两天之后,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趁早别再做“公款月饼”的梦》,提醒警戒公款订购中秋礼品。当日,中纪委下属的中国纪检监察报还刊发“记者探访月饼市场”的长篇报道,探讨今年中秋礼品市场存在的诸多腐败隐患。

  除了官方媒体预热,7月3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以“公款送月饼问题回潮”为话题,进行了一场在“反腐三人谈”。访谈中还罕见地播放了记者暗访“黄牛党”卖购物卡、酒店高价月饼的短片,提醒要严防公款送月饼风等现象回潮。

  8月7日晚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每月e题”栏目邀请广大干部群众监督举报公款送节礼、公款旅游等不正之风,严防公款送月饼节礼等“四风”反弹。而在此次中纪委开通公款送月饼举报窗当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就挂出了8月4日至10日,共154件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件。以曝光震慑促干部清廉的举措受到舆论赞许。

  多地多部门发送礼禁令 中国邮政叫停“金月饼”

  其实,在中纪委接连释放信号预警“月饼腐败”之际,一些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也纷纷早早出招,治理中秋送礼风。

  7月24日,虽然距离中秋国庆还有一两个月,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就印发通知,要求国家机关中秋、国庆节假日严禁送礼、宴请、旅游、发放财物。

  这份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在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禁用公款送节礼;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严禁用公款安排旅游、健身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要点名道姓公开曝光。”

  同样在7月,教育部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了六条教师禁收礼品礼金的具体形式。虽然这份规定并非专门针对中秋送礼,但是舆论分析,这份禁令在今秋开学前发布,对狠刹教师节、中秋节的校园送礼风,具有针对性。

  进入8月,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重申“月饼禁令”。湖北省纪委日前发出通知,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月饼、烟酒、花卉等节礼,严禁违反财经纪律突击花钱或滥发津补贴、奖金、实物等等。

  浙江省纪委发出的通知,要求坚决防止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用公款送月饼等不正之风的反弹回潮,同时还列出了省纪委的举报电话和邮箱。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监察局也发布消息称,针对中秋、国庆公款购买赠送月饼等节礼的不正之风,集团连续下发两个通知,严禁公款购买发放月饼或公款购买月饼等节礼用于企业公关活动,严禁制作销售含有贵金属的“思乡月”等产品。在舆论分析,中国邮政的这一举措,旨在叫停往年活跃在中秋节礼市场中的“金月饼”。

  中秋公款送礼渐“隐身” 铲送礼风重在规范权力

  虽然官方三令五申刹节日送礼风,但是,近年来,官场送礼歪风也在向更隐蔽、更高科技化发展。

  8月11日,记者在网络搜索引擎上输入“中秋送礼”,搜索结果中,传统的月饼礼盒并不多,更多的是诸如“礼品券”“大闸蟹券”,一些电商还就送礼问题打出“上门送卡”“异地提取”“可开办公用品发票”等广告。

  此外,在市场上已鲜见的“天价月饼”等高端礼品,在电商网站中却被隆重推出。而诸如发个卡号和密码短信即可完成送礼的“电子礼券”,通过微信支付就能完成交易的“微信送礼”,中秋之前,更多样的礼品形式和更隐蔽的送礼手段也开始显露。

  对于上述“送礼新趋向”,有评论指出,公款送节礼穿上从地上转入地下的“隐身衣”,在这背后,则是一些经销商对公款消费等畸形商业形式还抱有幻想,一些党员干部对纠正“四风”还存有观望之念、侥幸之心。

  “官场送礼风难除,根本上是因权力而生的利益输送中,不行贿就不能达到目的。规范权力运行,减少权力对于资源的支配,才是釜底抽薪的做法。” 长期研究反腐课题的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何增科向中新网记者分析。

  在专家看来,“为什么送礼”,“给谁送礼”,“拿什么钱送礼”,一次公款送礼的完成,往往折射出权力寻租、“一把手”权力过大、“三公”经费监管欠缺等多重反腐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禁令之下,也无法根除节日腐败的久病沉疴,要通过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减少“送礼的必要性”。

  何增科说,当前要堵塞完善预算制度中的一些漏洞,加强“三公”经费监管,实现预算透明化、精细化,管住乱花钱的手。此外,面对形势更为隐蔽的官场送礼风,单靠纪检部门的监督显得力量不足,要更加调动群众监督曝光的积极性,形成震慑。(完)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