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

A-A+2014年5月14日14:49山东省艺术馆评论

  鼓子秧歌是山东北部地区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集体性民间舞蹈形式,其流传地域包括济南市以北的商河、济阳、临邑、乐陵、惠民、阳信等县市,是广大农民欢庆丰收、共度新春的一种民俗活动。

  鼓子秧歌历史久远,据考证,远在商周时期,生活在鲁北平原上的先民们,每逢丰收之后,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耕作收种的杈耙、棍棒等劳动工具,一边撞击敲打,一边手舞足蹈,借以庆祝丰收的喜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比较原始的鼓子秧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工具的改善,鼓子秧歌从内容和形式都不断发展变化,秧歌的道具不断丰富,舞蹈动作也逐渐多样。到唐宋时期,一些舞蹈套路渐已成型,明清时期,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鼓子秧歌在鲁北平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上至九旬老翁,下至五六岁的儿童,都爱学会跳。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从村庄到城镇,到处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到处可以看到追随围观秧歌表演的人群。在秧歌场里,祖孙三代共舞者屡见不鲜,可见其流传之广,普及之深。

  鼓子秧歌队伍中有伞、鼓、棒、花、丑五种角色,五种角色各具特色,“伞”、“鼓”舞动起来刚劲挺拔、形象剽悍,“棒”的动作灵活、轻巧利落,“拉花”舞姿优美、飘逸大方,“丑”幽默滑稽。整个演出活动包括进场、辟场、按场、跑场、煞场、出场六个部分。跑场是演出的高潮部分,场子借鉴古代战阵、仪仗队、土木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及动植物形象等,世代演练出“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六六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等百余种秧歌阵图。秧歌场子从速度、力度可分为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武场速度慢、清晰浑厚,文场速度快、热烈红火,文武场介于二者之间。一般演出每场只跑十几个场阵。

  鼓子秧歌因其舞者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气势磅礴,既蕴藏着浓厚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感,又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1992年,在商河召开的全国首届商河鼓子秧歌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音乐舞蹈专家正式提出鼓子秧歌是“我国北方汉民族男性舞蹈的代表”。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