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救人不留名留下工资卡,他曾经把见义勇为奖金全部用来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他曾经自费为村里修起了上山路,他说,钱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才有意义,自己乱花了什么也不是,他就是沂水盛通公交公司的一名普通公交司机王京国。
路见车祸忙救人, 不留姓名却把工资卡留了下来
2013年11月23日,王京国像往常一样开着沂水到泉庄镇的城乡公交,载着乘客一路向目的地出发,可是就在王京国途径泉庄镇郭庄桥南200米左右时,看到前面路边有人招手,王京国习惯性的将车停靠在路边。王京国打开车门后,这名招手的人告诉他,路边有辆皮卡车翻进了深沟,车上有两名被困人员,已经昏迷。
听到这个消息,王京国二话没说,对车上的乘客就喊,大家快下车,帮忙救人。“我没来得及看乘客有没有下来,我自己第一个就先跑出去了。”王京国说。
查看了现场后,王京国和周围的村民一起将侧翻的车子扶正,然后,又和一名路人将两名伤者小心翼翼的抬了出来。“这两个人身上都是血,有些人不敢近前帮忙,就我和另一个人一起将这两名伤者从车里抬了出来。”王京国回忆道。
当时拦车的路人告诉王京国,他已经拦了四辆车,但是一听说有人遇到车祸,需要帮忙,立马关上窗子猛踩油门就跑了。
救人如救火,为了争取更多地抢救时间,王京国告诉车上的乘客让先下车等着,他联系后面一辆客车来接他们,自己要带着两名伤者去医院。“当时你车上的乘客都很理解我,让我赶紧去救人。”王京国说。
王京国载着两名伤者行驶了约有20分钟后,与前来救援的救护车会合,王京国帮忙将伤者转移到了救护车上。“去医院需要花钱,我担心他们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而且人已经昏迷,也联系不到他们家里人,我就跟护士说,我把银行卡留在那,密码写在后面,有用钱的地方就从里面取。”王京国说。
当时已经有一名伤者已经开始清醒,王京国怕医院的医生太忙,就把银行卡交到了伤者手里,并联系了在医院做保安的朋友,一起帮忙照看一下。当时王京国的工资卡上有三千块钱,是他刚发的一个月的工资。
自费拓宽上山路, 造福乡亲
在王京国老家沂水泉庄镇前里庄村里提起他来,村民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王京国的名声不仅仅是因为他救人的事迹广为传播,原来王京国在村里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且还为村里自费拓宽了一条长一公里的山路。
王京国向记者介绍说,原来村里上山的路是一条只有一米宽的小路,山上有几百亩田地,农用车根本上不去,到了收获的季节,村民只能靠人工将庄稼背下山。到了下雨的时候,山路更是难走。
2004年,王京国找到村委,提议用挖掘机挖开小山路北侧的泥石拓宽道路。由于当时村委资金并不充裕,没有采纳王京国的建议。于是,他自筹3000多元找来朋友租来挖掘机拓宽山路,而王京国当时从事的司机工作,每个月也只有1800元的工资。
“一夜之间,小路被拓宽至少3米,农用车上下无阻。”当时担任村主任的张怀廷回忆说。由于石块粗糙,拓宽的道路坑坑洼洼行走不便,看到王京国给村民做的好事儿,很多山上有地的村民自发来到山路上,拿着铁锨等农具平整山路,还有人曾提议给王京国凑钱弥补他的损失,而这都被王京国婉言拒绝。他说,能被乡亲们肯定,感觉生活很有意义。
如今,这条被拓宽的道路已走过近10个年头,虽然雨天时也会积水,但与拓宽前几乎无法行走相比,这条路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是个党员,钱用在有价值的事儿上才更有价值。”
对于自己做的这些事儿,王京国心里有自己的计较。“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什么事情都应该冲在前面。如果遇上了我装没看见,心里会后悔自责的。”王京国告诉记者,只有用在点子上,用在有价值的地方,才能实现金钱的价值,“人也是这样。”
王京国的事迹践行了老区人民的沂蒙精神,也感动了沂蒙山区的人民。2014年2月18日,沂水县委授予王京国见义勇为先进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并奖励3000元。王京国又把这些钱全部捐给了两位受伤者。他说:“我没想过会因为帮助他们而得到荣誉,得到回报。既然已经奖励我了,那这钱我还是用在更合适的地方。他们(伤者)都是普通人,住院治病花了不少钱,我就想着把钱捐给他们,再帮他们一把。”
随后王京国在媒体“路上好人”评选活动中,荣获了“路上好人”荣誉称号,并获得奖金8000元。获奖之后,王京国对公司领导说:“荣誉我留下了,但是钱我不能要。”在公司领导的劝说下,王京国“无奈”的接受了这笔奖金。“拿到钱后我就在想,我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这奖金应该给更多需要的人。我就向领导请示,临近年关,我们用这笔钱,以公司的名义去看望一下敬老院里的老人。”公司领导对王京国的这一想法都很支持,并且也购买了一些慰问品,以公司的名义送给王京国家乡的孤寡老人。王京国也在工作间隙,拿出4000元,为老人买来了棉衣、大米等物品。
对于王京国做的这些“傻事”,他的家人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我做这些事时,家里人都会很支持我,我老婆跟我说,如果换做她,他也会想我这样做。我觉得这也给我的一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