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片杂草茂盛的闲置空地,现在却成了邻近的东庄村、汪家营村两村共同的垃圾聚集点。由于管理存在疏漏,垃圾越堆越多,蚊蝇孳生、臭气熏天,两村的村民叫苦不迭。村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垃圾点什么时候能处理?什么时候能弄走?”
□ 本报记者 鲍青
寿光市台头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建筑防水材料产业基地,大大小小的防水材料企业多达200余家。自“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台头镇几乎每个村庄都进行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配备了垃圾箱和保洁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在台头镇东庄村北、汪家营村西,曾有一片杂草茂盛的闲置空地,现在却成了蚊蝇孳生、视觉丑陋的臭烘烘的垃圾堆。村民们说,四面八方的垃圾都往这里倾倒,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堆积的垃圾主体规模约有半亩,连带面积将近一亩。村民感叹,从前只受工业污染,现在却又多了一项新污染。为此,他们不断向本报编辑部投诉,要求帮助他们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处理垃圾堆,还他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生存环境。
垃圾点:“藏在村边人未识”
10月13日,记者乘车行走于台头镇的多个村庄,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村庄环境大为改善,村容村貌干净整齐。马家庄村民吴永(化名)说,从前台头镇防水材料生产污染严重,到处都是黑灰,现在整治力度加大了,村庄变干净了。
虽然村内环境都变得清洁漂亮,但一些新问题却令村民们忧心忡忡。例如马家庄虽然村内一尘不染,村南首却有一处占地约十几个平方米的垃圾堆。吴永说,这个垃圾堆是村南的居民“制造”的,垃圾车隔一段时间才清运一下。
与之相似,在东庄和汪家营两村的交会处空地上,也存在一个大垃圾堆,主体规模约有半亩,连带面积已近一亩。因为处在村边,位置偏僻,一般人很难找到它。
虽然垃圾堆位置偏僻,但其“威力”却一点也不能小觑。绵延几十米的垃圾堆,让附近的村民们烦透了心。
垃圾点:“严禁乱倒垃圾,违者罚款”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垃圾点为两村环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汪家营村的胡翠兰(化名)说,“垃圾肯定得找地方放,两个村的垃圾运出来都朝那儿扔”。记者也看到,这些垃圾堆里修建了一个小水泥房间。当地人说,这就是放垃圾的屋子。
不过奇怪的是,在水泥小屋和旁边的房屋墙壁上,都有白漆刷写的歪歪扭扭的大字:严禁乱倒垃圾,违者罚款。可是愿望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讽。看看周围的现实,就知道此条标语的执行效果,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刷漆没用,罚款的效力也不明显。垃圾点颇有愈发壮大的趋势。这个规模庞大的垃圾点,主要由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构成。早先房屋拆迁后,大量碎砖破瓦被拉到这里,成了最早的“居民”。紧接着,不断有生活垃圾蜂拥而至,覆盖在建筑垃圾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点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以至后来村民被迫在墙壁上粉刷题字,希望能遏制垃圾倾倒的势头,可惜收效甚微。
记者观察到,生活垃圾是垃圾堆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也因为“质地轻盈”,而四处分散在各个角落。因为垃圾腐败变质,大量的蚊蝇在上方停留盘旋。只要稍有动静,蚊蝇立刻飞起,发出阵阵嗡鸣声。
两村村民:“这味道和污染有一拼”
这个垃圾点位置特殊,正好位于汪家营村通往东庄村的主干道一旁。汪家营村村民说,垃圾占的是东庄的地,但气味却能把两个村都臭到。
因为垃圾种类众多,且经长期发酵腐败,垃圾点的味道实在难闻。一位在旁边取树枝烧柴的大妈说,垃圾堆的味儿特别冲,每次经过此地,都得捂住鼻子快走过去。“现在捡树枝,呼吸量大,只能用嘴呼吸。”
台头镇作为防水材料生产重镇,工业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一直非常严重。台头镇东西向主干道两侧,密密麻麻分布的数十家生产企业,不断朝空气中排着废气。走在台头镇,随处都可闻这种奇特的臭味。然而现在,两村又受到了垃圾点的严重臭味熏染,两村村民们更是叫苦不迭。他们报怨说:“从前就很臭,现在更臭了,垃圾堆的味道和生产防水材料散发出来的味道有一拼。而且垃圾成灾可能还会传染疾病。”
所以归根结底,两村村民们最关心的还是“垃圾点什么时候能处理,什么时候能弄走?”只有清理走了垃圾点,才能稍微缓解一下空气污染的趋势。“我们知道治理生产防水材料对空气的污染,是一个长期过程。但能不能先把这个垃圾堆清理了,这个难度应该不大吧?应该属于那种近期可以解决的民生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