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下午5时许,两名游客在仰口浴场游泳时被困海中,四人先后下海营救也再次被困。危急时刻,在岸边做生意的曲先生驾驶着筏子成功将6人救回,事后六人给了曲先生500元的“答谢费”。仰口浴场曾发生多起外地泳客溺亡惨剧,由于没有完善的救生设施和专业的救生人员,曲先生成了这里的“救人专业户”。对于收钱的争议,曲先生表现得很坦然:“我也是在冒着生命危险救人。”
游客不听劝被困浪中
“仰口海滩有人溺水,现在好心人正划着橡皮艇去救人。”14日下午5时30分,市民王女士拨打本报热线反映了此事。
据王女士介绍,当天她和家人从市区到仰口海滩游玩,“下午5点多的时候,浪特别大,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在海里洗澡。”王女士称,忽然听到有人大喊“溺水了,快救人!”王女士看到,起伏的海面上,隐约有几个人抓着一个救生圈大声呼救。王女士赶紧拨打了110报警,“俺弟弟也跑上岸去找人下海救人。”
很快,有人拖着一个橡皮筏往海里跑去,将受困的几个人成功救起。“之前其中的一男一女下海的时候,俺弟弟就提醒他们了,说现在涨潮了很危险,别下去,他们不听。”
再晚一会儿就要出意外
15日,记者来到仰口浴场,打听多时,终于在沙滩西南侧的一个卖泳衣的商店内找到了当时救人的好心人曲全欣,“我就是这附近的居民,在这里做点小生意。”
说起发生在14日下午的那一幕,曲先生指着正前方的大海对记者说,当时他正在店内,听到附近有人喊“有人溺水了”,他赶紧出来,往海中看去,发现在距离岸边很远的地方有几个人随着大浪起伏,“当时正是涨潮,他们距离岸边至少有200多米。”曲先生说,他赶紧拖出自己的橡皮筏子,向着那几个人划去,“海上的浪很大,等我好不容易划到他们身边的时候,发现总共是6个人聚在一块,有4个救生圈,还有一人穿着救生衣,海上的西南风把他们越发往海中吹去。”
曲先生说,当时有一个年轻男子趴在一位女士的救生圈上,腿部已经抽筋,“他几乎已经精疲力竭了,我赶紧用绳子拴住他的腰部绑在筏子上,要是我再晚到15分钟的话,估计就该沉下去了。”曲先生说。
曲先生说,后来他了解到,首先被困的一男一女是对情侣,当时女的套着救生圈、男的游泳,结果回不来了,他们的一位朋友发现后也带着游泳圈去营救,结果也被大浪困住,之后又有三名不认识的热心人下海救人,都被困在了海里。听到岸上的人求救,他才出来下海救人。
“收的500元是对方自愿给的”
对于目击者所说的收钱一事,曲先生也并没有刻意回避,“是的,我收了他们500元钱,不过是他们自愿给的。”曲先生说,“从去年开始,我在这里已经救了不下数十人了,之前也都没有收过费用。”
曲先生说,7月8日晚,他正在家中吃饺子,沙滩上的商贩给他打电话说“有人被困海里”,他来到沙滩,“天已经快黑了,只能看到一个人浮在海中,我拉着皮筏子就下海了。”在将人救上来后,对方问他需要什么报酬,“我跟他说没必要,你登报表扬我一下就行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曲先生所救的那人没了动静,让他感到有些心寒。
这一次在将人救上岸后,被救者也问他该怎么感谢他,“我跟他们说‘你看着办吧’,他们掏出了500块钱,我就收下了。我不是差这几百块钱,我们都有双手,完全可以自己挣钱吃饭。”曲先生说,后来他仔细想了想,这钱他应该收,“我下海救人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再说万一途中再有人溺水身亡,我又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我妈多次跟我说再别冒险了,可咱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记者在仰口浴场调查时发现,这里没有瞭望塔,也没有专门的救援队伍。广播不断提醒游客不要下海游泳。“要是发生游客溺水的事情,只能靠在沙滩上出租游泳设备的人了。”一些商户告诉记者。
但对于救人收费一事,不少商户表示,他们几乎从来没有主动索要过钱财,“有些被救者主动提出要感谢,我们也就答应了,不然他们也会过意不去。但是也有一些被救的人让人寒心,我们冒着危险下海把他们救起来,到最后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转身就走了。”一名商户说。
记者手记
对救人者,别吝惜我们的感激
大海无情人有情,面对落水者,救人性命是当务之急,但是在救起人后,救人者该收不收答谢费也成为不少人讨论的话题。有人认为,“救人还收钱,跟‘挟尸要价’没啥区别。”有人则称,“救人者救人时也冒着风险,收取一点答谢费并无不妥,汽车坏在路上拖车时,还要交拖车费呢。”
古有“子路见路人落水,奋力救之。家人称谢并重酬一牛。子路欣然牵走。人皆曰贪。子不然也。子路牵牛,告之天下,凡不顾己身救人者皆可获重酬。必令天下人愿救人。”在现有的救生条件还不足以保障泳客安全的前提下,只要法律没有规定“救人不许收钱”,救人者在上岸后收取被救人的现金酬谢就是合法的。不收,是一种美德;收,也有其扬善的意义。毕竟,几百元钱与人的生命相比,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下海救起溺水者,收钱或者不收钱,都是一种义举,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救人的纯洁性。”采访中 ,市民王女士说。然而,当溺水者被救起时,他们的反应也该值得我们关注。在仰口浴场被救的一对情侣,上岸后主动拿出500元酬谢救人者 。暂且搁下收不收答谢费不说,当溺水者被救起后,请别吝惜我们的感激,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一种对正义的支持。
采访中 ,一些人对救人收钱不大理解。如救人求表扬、救人要求宣传等,有些人颇有微词。做好事,不留姓名不计报酬,是我们提倡的美德,我们在尊重这种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倡导,对做好事者进行回报,让“好人有好报”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当然,凡事都应该掌握一个度 ,过犹不及。只要救人与答谢之间是一种良性交流,而非漫天要价,所传递的就是正能量。记者 林刚 徐杰
链接
2012年各浴场溺水事故
2012年7月21日,在原胶南市灵山湾海水浴场,市民崔某一家5口游泳时全部遇险,两人不幸溺亡。
2012年7月21日,在第一海水浴场,66岁的青岛市民刘先生刚下海游了约100米,心脏病复发,不幸溺亡。
2012年7月22日,在石老人海水浴场,河南来青探亲的20岁小陈不幸溺亡。
2012年7月24日,在石老人海水浴场,一名江苏游客溺水后获救。
2012年7月26日,一名年仅20岁的男子不幸被卷入大海溺亡。
2012年7月29日,在第一海水浴场,青岛市民吴女士在洗海澡时不幸溺水身亡。
2012年7月30日,在原胶南市灵山湾海水浴场,一名14岁少年溺水,一名中专生施救时不幸和溺水者双双身亡。
2012年8月4日,在石老人海水浴场,8名游客被卷入大海,7人获救,1名24岁男子溺亡。
2012年8月7日,在石老人海水浴场,7人溺水,其中一对父子,男孩溺亡父亲失踪。
查看评论 4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