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日照非遗项目不少多数没落 如何传承成社会难题

A-A+2013年6月9日10:46半岛都市报评论

跋跌表演令市民连连叫好。跋跌表演令市民连连叫好。
非遗展上,剪纸吸引了很多小孩子驻足观看。 非遗展上,剪纸吸引了很多小孩子驻足观看。

  港城多数非遗项目境遇式微,如何传承成为社会难题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目前,日照市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过门笺),国家级名录项目5项(秃尾巴老李传说、孟姜女传说、满江红、过门笺、渔民节),省级名录项目14项,市级名录三批79项 、扩展名录项目21个。

  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作为沿海城市,日照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数量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港城增添了迷人的气息,无论是绒花绣,泥塑,过门笺,还是柳编竹编,都标杆着港城的一种文化,记载着港城老一辈人满满的回忆。但如今,这些老手艺,老做法离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它们现在活生生地存在着,但因为传承人少得可怜,他们又在岌岌可危地挣扎着。如何让港城的老手艺能大放异彩,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许才是当下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尴尬

  “泥塑养不起我,只能去打工”

  自去年以来,记者采访了不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稿件。虽然有的采访路途遥远,但当看到有些老手艺依旧有人在坚守,仍觉得值得和欣慰。欣慰只是一时的,采访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无论是这项传统手艺有多么让您惊讶,多么精彩,坚守的人寥若晨星,甚至只剩一个人。根据东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从事传统手艺的日收益只有40元左右,这也直接导致这些精湛的手艺濒临灭绝的境地。

  作为港城泥塑界名人的郑杰,已经从事泥塑创作二十多年,但是他的生活依旧用捉襟见肘来形容。“这是我的梦想,坚持了二十多年,但是这些年以来,梦想根本养不起我,即使我做的再好,我也需要吃饭。”提起自己的泥塑梦想,郑杰无奈表示,自己虽然会零星的接到一些民俗酒店的订单,但都是一个两个的很少,而且作为一种旅游文化来开发,听上去很美好,但是真的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为了生存,郑杰必须经常出去打工。“做泥塑,需要时间,也需要钱,但是就目前来说,仅仅做泥塑根本无法让我生活下去,我必须经常出去打个工,这样梦想才有延续的可能。”郑杰说,如果想把这项事业做大做好,必须全身心扑在上面,他想一天到晚的与这些艺术品为伴,但是现实不允许。“我会接一些彩绘的活,比如在墙上描描画画的,总得吃饭。”郑杰无奈地说。

  作为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泥塑的传人,郑杰表示,自己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把这项事业继承下去,如果没有,或许这个手艺就失传了。而和他一样有着担忧的还有西湖镇的柳编簸箕手艺,曾经整个村子都以柳编赚钱,现在只有几个七八十的老人在坚守。

  调查

  非遗项目不少,多数已没落

  到底目前日照有哪些非遗项目,而这些项目目前的发展如何,有无人在继承?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日照市东港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夏勇,他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仅仅东港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十分多,但生存现状却让他感到心寒。

  为此东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曾进行了一次大走访调查,调查结果让文化工作者喜忧参半。

  喜的是,在日照市,仅仅东港区尤其距离城市偏远的乡村,保存了大量的原生态的传统文化资源,在三庄镇,文化工作者普查出了近200项非遗项目线索 ;另一文化重镇涛雒镇非遗项目线索亦达200余项。

  忧的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相对低效益,近三五年来,大量的非遗传承人在流失、大量的非遗项目在消失。有着600余年历史、曾经繁忙无比的圆窑,在东港区只剩下田家窑一座古窑(孤窑);有着600余年历史日照陈氏柳编技艺(簸箕箢子拴制技艺),2009年调查,还有数十个传承人。到2013年,只剩三两个病、弱老人还在坚守。

  600多年来,三庄河两岸嘶嘶的破篾声、苇编声,曾是三庄河两岸芦花飞扬后,最美的乡村音乐。但随着人们不断向沿河两岸湿地索要耕地,山明水秀的三庄河两岸的湿地在消失,有着600余年的三庄纬编技艺和“皮薄、节长、韧性好”三庄芦苇荡,也正在变成50岁以上人们的回忆。

  有着260余年的小莲村竹编传统技艺。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产品遍布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东北等地区,有提篮、团提篮、笸箩、筛子、暖瓶外套、驮篓、方框等20多个品种。20年前,还曾有竹林数百亩。2013年,村里只有少量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从事着这门手艺 ,竹编手艺濒临失传。

  起源于唐宋时期,一直为贵族、地方统治者和朝廷纳贡之用的绒花绣。清代,绣绒花是汉族女子绣花鞋的习俗。这一流传到民间的技艺,东港区三庄镇一带的技艺水平最高。

  “构思精巧、图案精美、绣工细腻、传神大气、艺术实用兼备”的绒花绣传承人王世娥的作品,在全国,亦属上品。在大集体、农村大包干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媳妇、姑娘登门求教。但现在年轻的女孩都外出打工去了,很少有人有时间再去学这门流传了千百年的老手艺……众多中华民族的的优秀技艺,在默默流失。

  据日照市东港区文体新局2013年组织的“非遗传承人生存状态”调查,东港区“非遗”传承人的人均日收入为40元左右,远远低于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日均100元~200元的收入,致使“非遗”传承艺人大量流失、众多民间传统技艺频临失传。“这是非遗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夏勇说。

  探索

  借助科技强身,傍上旅游推销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夏勇有不少想法,“保护非遗,让他们能更好地传承下去,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唤起全社会的关注。”

  “面对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濒临失传的困境,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弱势的传统文化产业与蒸蒸日上的现代科技企业的联姻之路。”夏勇说,探索以“强势现代科技产业”反哺“弱势传统产业”——由现代科技企业出资,赞助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体验。期冀探索出一条“留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留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代流传下去的的新路子。

  为践行这一路子,2013年5月11日,由东港区文体新局主办、日照高新区活点物联网有限公司赞助和协办的东港区“活点物联网杯”首届非遗展暨日照市民非遗体验展,在日照植物园举办。“这场展览会让不少市民开始认识了一些非遗,而且现场很多人都说根本没见过 ,希望这些非遗能继续传承下去。”

  东港区首届非遗展包括鲁南五大调“满江红”、凤凰庄木板年画、传统制陶手工技艺 、泥人彩塑、剪纸、核雕技艺 、跋跌等,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园的孩子参与到了各类非遗项目的体验中,还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观赏。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港民歌“满江红”和市级非遗项目“跋跌 ”的演出,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

  众多游园的市民,亲自敲打上一阵乐器。老师傅们手把手教教市民。“很多技艺都没有见过 ,见过的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这些东港区举办的非遗展提供的机会很好,让孩子体验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下以前的传统技艺。”参观展览的市民马女士对记者说。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有责任的优秀现代企业参与进来,做中国的‘比尔·盖茨’,在反哺社会的同时,也一定会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的。”

  保护“非遗”,也可以走一条传统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路子。

  2013年的春节,是日照市东港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跋跌”传承人吴忠东最忙绿的日子。大年初一上午,老吴就带领他的小古城艺术团,第二次进了龙门崮风景区。开始了他的传承表演。

  这是老吴第三次非遗传承的“商业演出”,“五一小长假”在竹洞天风景区的上百场演出,让老吴在天南海北、全国各地,收了不少徒弟。样样乐器精通的老吴,让全国各地到竹洞天游玩的游人,很是佩服,总会跟老吴学上一手。

  东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江红”等项目,也走进了景区。在景区搭建了专业表演舞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日照市东港区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结合,让“非遗项目”走进了景区,大大丰富了旅游的主题,同时解决了部分非遗传承人的生计。

  这样的活动形式需要经常组织,但是并不是解决的主要途径,只能解燃眉之急,如何能让他们的产品打出品牌,需要时间。夏勇说,“先让更多人的人认识了,或许会吸引一些感兴趣的,跟着学徒,把这项事业继承下去。另外一个,如果要价格产品销售出去,让这些人从事非遗的能够没有生活负担地认真干下去,还需要一些大企业的支持,将其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出来。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双赢。”

  文/图 记者 高晓飞本报通讯员 夏勇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