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青岛某大学工科班共8名女生 临毕业仅2人找到工作

A-A+2013年5月30日14:26大众网-齐鲁晚报评论

  本报5月29日讯(记者 李珍梅) 一个工科班共8名女生,但临近毕业只有两个人找到工作。以所谓“工作需求”的理由,一些企业宁要“赖男”不要“好女”,理工科女生求职难上难。不少专业成绩不错的理工科女无奈转行,目光瞄准销售、行政等岗位。

  29日上午,市妇联联合市人社局举办的青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在海尔路人才市场举行,面向应届女大学毕业生,160多家单位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有文秘、企业管理、人力资源、销售营销等。

  上午9点30分,海尔路人才市场二楼大厅就挤满了求职者。青岛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小宋,转了两圈还没有看到合意的岗位。小宋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一般是做编程或者机械维修,但从目前找工作情况来看,困难比较大。“很多企业说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更倾向要男生。”小宋的班里共有30多名学生,其中有8名女生。目前男生的工作基本都有着落,但女生中只有两人签约。

  “我想干自己的专业,我觉得第一份工作对今后的职业规划非常重要。”但还有1个月就要离校了,小宋也有点着急。

  采访中,多数理工科女生都“诉苦”称自己是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因为没有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有的工科女生无奈转行,目光投向了销售、行政等岗位。山东科技大学大四女生小刘学的是工程力学专业,她向销售类岗位投出了5份简历。“我这个专业多是去工地上干活,用人单位多要男生。我就干脆不干本专业。”小刘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对毕业生设置性别、年龄、户籍等限制条件,但一些企业却很挠头。“有些工作吧,就是比较适合男生去干,比如野外作业、工作强度大的,并非我们主观上‘歧视’。”一家招聘单位的人事部负责人说,他倒是建议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时就应考虑性别因素,调整好男女生的比例。


相关报道:青岛1-4月10条千亿级产业链实现总产值3675亿元 
          青岛公考2090人进面试 7月底录取结束 
          青岛市民车停小区被扎胎 物业称没听说 
          青岛司机连撞两车后下车质问谁撞的 疑是酒驾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