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青岛师专首批毕业生重游夏庄 照片穿越50年

A-A+2013年5月24日09:42半岛都市报评论

  “这应该是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同学聚会了,感谢半岛都市报为我们见证这段历史。”23日上午,30多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全国各地赶到青岛夏庄,回到他们曾经读过书的月子口水库前共同追忆往事。他们基本全是70岁以上的老人,最大的83岁,最小的也已经64岁。作为青岛首批师专人,他们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份真挚的同学情谊。为了一份永久的留念,他们请记者在同样的地方又为他们拍了一组照片。 

  “已经毕业50年啦,我们青岛师专15级4班同学打算来一次隆重的同学聚会。”23日上午,记者跟随聚会活动发起者曹正礼来到夏庄,今年72岁的他曾任青岛盲校校长。路上他讲述起青岛师专的曲折历史。“青岛师范学院前身是青岛教师进修学校开办的青岛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开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我们就是当时那第一批学生。”曹正礼说。 

  据介绍,当年他们报到的时候是在浙江路上,但没两天就改地方去了即墨师范,再后来就转战去了月子口水库读书,“我们在夏庄月子口水库临时驻扎读书,那时候水库刚刚建成,旁边还都是修建工人留下的帐篷,这些帐篷也就成了我们的临时校舍,在那里大家度过了近1年难忘的岁月。” 

  可惜,1961年青岛师专在“生产救灾”时“下马”了,因为全国师范学校都在合并,他们中一部分人去了潍坊师专,另一部分人就留在了位于李村的青岛师范(也称李村师范),一直到1963年毕业。临走前,班级38个同学和10名老师在月子口水库前合影留念。 

  上午9时许,大家陆续赶到夏庄月子口水库,从车上下来后,这些花白头发的老人像小孩一样又说又笑,互相辨认回忆对方姓名。而他们中一大部分人,已经整整50年没有见面了。 

  “还认识我吗?”面对一位老人的提问,滕守祥辨认了半天没认出来。“给你个提示,乒乓球啊!”“哦!你是刘春花,我们的小妹妹!”两位老人哈哈笑起来。刘春花告诉记者,当年这部分师专生年龄都在20岁上下,但她上学早,15岁的时候就和他们成了同学,在他们中间,是名副其实的小妹妹。 

  曹正礼说,为这次聚会他们筹备了大半年。“令我感慨最深的是有些同学、老师早已经不在了。”曹正礼说,这次聚会除了瘫痪在床实在动弹不了的外,在世的都来了。 

  在那个年代,能吃上饭已经是最不错的事情了,“但是大家都很团结,出去劳动的时候就使劲找野菜,回到学校交给食堂,做出来的菜汤都能照出人影。” 文/图 记者 郭玉华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