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以下小微企业一枝独秀。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企业规模数据显示,20人以下规模的小微企业招聘增长虽不及二季度那样迅猛,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达到37%。这依然受益于政府宽松的创业政策,小微企业主积极性和自信心依然热情高涨,更多的小微企业主欲借此机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数据较上季度跌幅又有刷新,达到-13%。智联招聘第三季度国企(10000人以上)的独立雇主数依旧没有减少。因此,国企的重心依旧放在了梯队人才建设上。
微观劳动力市场趋势分析
IT/互联网依旧是“朝阳产业”。9月份对于IT/互联网行业来说,最大的利好消息莫过于阿里巴巴上市——它就像一针兴奋剂,令互联网行业兴奋不已,每一家与此相关的行业企业仿佛都跟着喝到了一勺汤。百度也不甘落后,将张亚勤收入囊中,预示着其依靠人才、技术领跑行业的决心始终不曾改变。
而在这些的背后,是众多IT/互联网企业开启了新一轮的招兵买马。不过,唱反调的也大有人在,“互联网泡沫论”一直都不绝于耳。所以,行业兴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才争夺分分秒秒就能见分晓。
大企业“减负”任重道远,小微企业轻装上阵释放活力因子。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人口政策变化、技术革新……这些因素今年开始显现,尤其从第三季度的就业信心指数就可窥见一斑。相反,小微企业却是风景这边独好,随着夏季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加之今年宽松的创业环境,都为小微企业主带来积极影响。
关于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
智联招聘是中国领先的招聘平台,专注于在用户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为其提供相关职业机会。以2013年每月的日均独立访客数计算,智联招聘旗下的zhaopin.com网站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招聘网站。
智联招聘拥有超过7,700万注册用户,其中包括了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多元化、受过教育的求职者,并因中国就业市场中具备高技能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的普遍短缺而受到雇主的欢迎。截至2014年3月31日止的九个月中,跨国公司、中小型企业和国企等274,450个雇主在智联招聘的平台上共计发布了约1,140万个工作职位。
2014年6月12日,智联招聘(纽交所交易代码:ZPIN)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3.5美元,首日开盘价14.51美元,首日收盘价14.6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8.52%,按此计算,智联招聘市值为7.32亿美元。智联招聘是目前唯一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职业发展平台。
《就业信心指数》
一、含义
《就业信心指数》报告由中国网络招聘的领军者智联招聘发布,反映招聘市场的整体增长或衰弱。该指标采用智联招聘(zhaopin.com)全站数据分析而得,通过不同行业、城市职位需求的指标动态变化,来反映劳动力市场所处的周期状态。此数据为探索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周期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洞察。报告于每季度第一天,发布上一季度全国招聘市场需求的动态数据及分析。
二、背景
劳动力市场繁荣与否是经济景气状况的表征。经济景气时,劳动力市场则繁荣,招聘需求增加;反之,经济萧条时,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则随之萎缩。随着网络成为当前企业发布招聘需求的最主要渠道,中国的招聘网站上发布的职位数量的波动与中国经济脉搏的起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智联招聘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招聘平台,利用网络招聘大数据,通过分析智联招聘全网在线职位数量相比去年同期的变化,率先发布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信心指数》,为中国经济走势把脉。
三、分析方法
招聘行业具有明显淡旺季之分,因此该报告分析方法采用同比说明需求变化。将智联招聘全站在线职位发布数与前一年同比得出大盘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不同行业与地区招聘需求的相对指数同比变化。就业信心指数=(当期智联招聘全网在线职位数-去年同期智联招聘全网在线职位数)/去年同期智联招聘全网在线职位数%。
四、指标意义
1, 判断经济走势
经济发展与劳动力需求“水涨船高”的关系,使得劳动力市场的走向成为判断经济走势的重要标准之一。经济景气时,劳动力市场则繁荣,招聘需求增加;反之,经济萧条时,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则随之萎缩。《就业信心指数》与PMI(采购经理指数)、GDP(国民生产总值)具有高度相关性,是经济周期很好的同步指标,为政府部门经济改革、发展政策起指导性作用。
2,分析行业、城市的发展
可通过不同行业、城市的《就业信心指数》分析,监测、预判不同产业、区域的发展变化。
3, 对企业的应用
行业《就业信心指数》帮助企业了解行业趋势情况,有利于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及招聘计划的开展。
4, 对金融机构及投资公司的应用
《就业信心指数》是投资方向的重要参考,为及时发现经济转折的迹象做出相应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