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在政策扶持上曾有的悬殊差距,造成了养老机构长期发展不均衡。有专家表示,要让养老产业红火起来,就要为民办养老机构“松绑”,这需要必要的养老风险保障,多元的养老产业以及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鼓励更多人参与养老服务,也能为百姓选择养老服务“松绑”。
工商登记的养老企业仅剩一家
今年6月,山东养老产业博览会将举办,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将有一批养老地产企业参加。据了解,济南、聊城、烟台、青岛等地相继建设了投资超过10亿元的养老地产项目,青岛新华锦、烟台南山老年公寓社区相继投入使用。
不过,新兴老年产业目前却遭遇注册难题。据了解,目前山东养老机构注册分为三类: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公益性民办非企业组织,在卫生部门注册的护理机构,还有直接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企业。由于政策制定原因,现行的大部分鼓励养老的政策只是扶持民非组织,工商注册的养老机构得不到支持,这成为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最大门槛。
省老龄办有关人士说,投资数十亿元的青岛新华锦老年地产项目现在挂的也是公益老年公寓的牌子。2006年,山东工商登记的养老单位还有13家,由于无利可图,如今仅剩下1家。“企业是逐利的,但是都注册成公益性质的民非组织,这造成了养老产业的萎缩。”
学来的经验已不适合山东实际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山东将重新整合现行的养老产业扶持政策,为建立统一的养老市场做最后准备。不过,省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现行的政府补贴政策仍限于对养老机构的直接补贴,这种学习于上海城市化社区的经验目前并不适合山东的现状。
“上海的老年人口大部分在城市,而我们的不少老人还居住在农村,大量政府资金支持城市老年公寓,农村养老则存在空心化现象,这便造成了新的不公。”省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还有分析人士表示,把资金投给养老服务业,不一定直接导致老年公寓价格下降,百姓还是得不到实惠。对此,山东提出,公办养老机构达到一定数量和水平后,政府原则上不再投资新建公办养老机构,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托底供养的老人,交由民办养老机构供养。甚至采用政府资金直接补贴给老人的方式,让老人自己拿着补贴到市场上选养老机构。
去年9月,山东投入10亿元资助的首批社会养老服务完成公示,与以往大部分获资助项目为事业单位不同,这次获得资助的项目多数都是民办养老机构。今年,山东还将推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两种新型养老模式,进一步统一养老服务市场。
今年山东将推养老机构责任险
“以前为了规避风险,我们只收自理的老人。但为了赚钱,我们现在接收的大部分是半自理的老人,我最担心的就是老人不小心摔倒。”19日,在省城槐荫区一家老年公寓里,院长李女士说,如果有一位老人摔倒,由于难以认定责任关系,可能意味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巨额赔偿,公寓就面临破产倒闭。
即使在公办养老机构,济南市一家公办养老院的负责人表示,为了规避风险,入院前养老院会和老人家属签署一个免责协议。
据了解,针对养老机构运营中出现的老人摔伤、走失等事情,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纠纷处理和责任认定做出明确规定,出现纠纷后,一般都要由养老机构进行赔偿。遇到大的诉讼赔偿,普通的民办养老机构可能会面临破产。
对此,民政部今年就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提出意见。省老龄办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山东有望出台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相关规定,让养老机构加入保险,在意外发生时可以有保险“兜底”。
专家观点
养老政策不能只照顾到城市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王振耀说,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目前的政府只盯住了每一千位老人有多少张养老床位,认为只要达到了这个数字,老有所养就有保障。据了解,根据“十二五”目标,山东每千名老人将拥有30张床位,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4%。
不过,王振耀提醒,在4%之外,还有96%的老人需要家庭、社会供养,养老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解决。“中国的养老社区还不完备,具有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组织还很少,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王振耀则认为,今后政府出台政策一定要针对每一位老人,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记者获悉,山东将在“十二五”期间在每个街道和社区兴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试点建设集体供养老人的幸福院。(张榕博 周青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