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民生>正文

济宁利用世界银行200万元资金保护古石碑

A-A+2013年11月27日14:42大众网-齐鲁晚报评论

  本报济宁11月26日讯(记者 汪泷) 近日,记者从济宁市文物局获悉,济宁市将利用世界银行的资金,投入200万元人民币用于研究石碑、石刻以及木结构彩绘的保护技术。而该技术目前在国际上仍处于空白,研究一旦有所突破,将成为古石碑、石刻、木结构彩绘的保护新标准。

  济宁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拥有大量的石碑、石刻等文物古迹。据不完全统计,济宁12个县市区都存有一定数量的古石碑、石刻,其中仅曲阜市就有超过5000块,全市共计拥有超过10000块。“但是这些古石碑、石刻大多是露天存放,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杨义堂说,加上一些特定时期的文物破坏,济宁市现存的大量古石碑、石刻仅有的保护手段只能是建碑亭或移入室内。

  一位长期从事石碑、石刻保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在修复古石碑、石刻的技术上,主要是用铁箍、钢钉或者水泥来进行复原,但效果不好,难以重现石碑的原貌。“目前国际上在这一保护技术方面都可以说处于空白,即便是此前来曲阜、邹城参与研究讨论的英国、意大利学者,也难有好的借鉴方法。”济宁市文物局世界银行科苗科长说。

  鉴于此,从去年开始,中国遗产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联合济宁本地的文物工作者,对邹城孟庙内的石碑进行了新保护技术的研究。杨义堂介绍说,这次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化学材料,远观几乎看不出修复痕迹,而且对原碑几乎没有破坏。“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发现,石碑因为材质、损坏情况的不同,修复后的效果有好有坏,该技术仍有待突破。”

  此次济宁市与世界银行签订协议,先期将投入200万元的研究资金,由中国遗产研究院牵头研究更好的保护技术。“由于世界各地的气候、石碑材质等各不相同,技术难度很大。而一旦有了成果,将成为一个新的保护标准,全国都会依照此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杨义堂说,济宁是汉碑之乡,这项研究工作对济宁的石碑、石刻等文物古迹保存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可以大大增加其文物价值。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