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浩
1日,本报刊发了南外环一家小吃店煤气泄漏引发爆炸的报道,引起了市民对煤气安全的关注。
1日,记者走访省城的一条小吃街发现,煤气价格差异悬殊,不少商贩都在使用超期服役的煤气罐。
一罐煤气相差四五十元
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关大街附近的海晏门市场,记者在街上向商户们打听各自使用煤气的情况,一家米线店的老板曾女士告诉记者,店里的一罐煤气是30斤左右,110元,平均每斤煤气的价格是3.6元左右。
在另一家米线店内,店老板则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煤气是按斤购买的,一斤煤气的价格是3元。而在一家卖羊肉汤的门头房,店老板孙先生说,他们使用的那罐10公斤的煤气是90元,均价达到了4.5元。“便宜的煤气我们都不敢用,那里面都掺杂别的东西了。”孙先生说。
记者在市场内走访了解到,市场内煤气的价格差异挺大,从每斤3元到每斤4.5元不等,按照一罐30斤计算的话,每罐煤气能少则差十几元,多则差四五十元。
煤气罐用了十年还在用
“生锈这么厉害的煤气罐会不会容易爆炸?”市民张先生说。
按照煤气罐的使用规定,煤气罐的使用年限是8年,其中四年进行一次检验,检验之后的煤气罐才可以使用。不过,记者在市场内走访却发现,不少小商贩使用的是一些过期甚至是报废的煤气罐。在一家卖菜煎饼的小车上,记者看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煤气罐,记者看到煤气罐上也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年检的标牌。“这个罐都用了十年了,没啥事,有煤气泄漏我就闻出来了。”摊贩告诉记者。
个体灌装点自爆可掺假
为何在市场中商户们使用的煤气不仅价格悬殊,而且还会出现罐体质量严重参差不齐的状况?记者在与商户们的聊天中获悉,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商户们所使用的煤气罐的来源。
“打一个电话,他们就过来给送煤气了。”一家米线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店里使用的煤气是个体送来的,“具体是从哪里弄来的咱不清楚,听说是从济南炼油厂那边拉来的。”记者在小吃街走访了30余家使用煤气罐的商户商贩,其中有超过20家的商户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就是个体送来的煤气。“这样的气价格便宜,听说是掺杂了一些别的东西。”
记者从一家商贩那里便得到了好几张个体送煤气的名片。记者以开店的名义拨打了一个送货老板的电话,他也承认,“煤气价格一斤差好几毛,一罐气就差好几十,为什么?就是因为掺假。”他表示,如果记者想要价格便宜的气自己也能供货。
相关链接 近年省城煤气罐爆炸
2012年6月6日,明湖小区一居民楼煤气罐爆炸,南、北、东三侧的窗框、玻璃被炸飞,房屋内20多岁女租客面部被严重烧伤。
2012年8月16日,市中区后龙窝庄的一煤气灌装点发生爆炸,引发三层楼高大火。
2012年10月2日,济泺路水晶小区门前的农贸市场发生煤气罐爆炸,一排小吃摊的简易房顿时燃起大火,紧邻的一座两层办公楼也被引燃。
2012年4月18日,洪楼附近的一家小饭店发生煤气罐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