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多数岗位审核 通过率不足50%
根据公布的最后一天19日的报名情况看,到报名结束,东昌府区事业编招考提供的300多个岗位中,多数岗位对报考人员的审核通过率都不足50%,有的岗位审核通过率甚至是零。
陈先生表示有很多报了名却没被通过的考生情况基本跟他差不多。记者发现,尽管是土生土长的聊城人,户口也是东昌府区的,但只要父母在聊城市级的单位工作,报名时审查也不会被通过。
本报记者 张跃峰
本报聊城7月23日讯(记者 张跃峰) 东昌府区事业编招考报名19日结束,市民陈先生欲报考一教师岗位,却未能通过资格审查,被告知其不属于东昌府区生源。陈先生很纳闷,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东昌府区人,身份证、户口本上标注的也是东昌府区,咋就不是东昌府区生源了呢?
22日上午,陈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他是土生土长的聊城人,而且家就在城区。大学毕业后便回到了聊城。听说东昌府区事业编招考的消息后,15日报名一开始就上网递交了申请资格,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查询,发现资格审查没有通过,理由是不属于东昌府区生源。
这让陈先生感到很是迷惑,他拨打了招生简章上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告诉他说问题出在他父母身上。按照网络报名时的提示,陈先生需要如实填写父母姓名及工作单位。由于他父母以前都在聊城市所属的工厂上班,虽然那工厂已经破产而且父母也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也如实填写了父母的工作单位。咨询过程中工作人员说,像他这种情况应该属于聊城市生源,不属于东昌府区的生源,因此不符合此次报考的条件。
如此规定让陈先生哭笑不得,然而他却最终也未能报上名。让他气愤的是,同住一个居民小区的另一个同学却顺利地报上了名,原因是那个同学的父母以前一直没有工作,后来又是自己在香江开的商铺,其填写父母的情况时统一填写的“经商”,再加上他的户口也在东昌府区,就顺利成章地成为了东昌府区的生源。
记者在东昌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查询了2013年东昌府区公开招考教育、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区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简章,其中确实明确规定招录范围为东昌府区生源,2013年及以前毕业、未就业的国家计划内统招全日制高校毕业生。
陈先生对“东昌府区生源”的认定条件表示质疑,按照这一认定条件及标准,城区得有许多户口虽然是东昌府区的报考者不符合这一条件,如此一来就剥夺了他们一次公平求职的机会,他认为这一认定条件及标准对于他这样的人群来说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