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丁捷
城市需要公厕,可公厕建在哪里才合适?公厕选址,如何保证既能提供“方便”又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记者日前从历下区城管局了解到,因为建完后遭到居民反对,省城有的移动公厕只能迁移到较为偏僻的地方,利用率因此大打折扣。
两座公厕曾被迫迁移
解放路和二环东路路口西南角一处广告牌下,不久前建了一座移动公厕,不少市民发现,这座公厕还没启用就悄然移走了,只留下一个浅坑。
“建了没几天就拆了,拆了有半个月了。”17日,在甸柳庄等公交车的市民崔先生告诉记者,这个路口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的确需要一个公厕。
记者注意到,广告牌下的人行道上,还保留着公厕移走后留下的痕迹:一个深约20厘米的浅坑无人填埋,浅坑中裸露着排水管的接口。
“这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吗?”居民孙先生说,建公厕应该事先考虑周全,不能这么折腾。
与此同时,某论坛上题为《厕所建得快撤得也快》的帖子也引来了网友吐槽,网友“寒假”透露,旅游路与洪山路路口附近一处公厕也是刚建好就拆了,“人家都说政府真有钱”。
遭反对只好迁至远处
历下区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员承认,这两处公厕的确是刚刚建起来没多久就迁走了。解放路与二环东路路口这处公厕建设完毕后,水电还没通上就有广告商找到城管部门,提出不愿意公厕建在广告牌前,这处公厕最终迁移到了姚家庄以东,18路车终点站附近。
这位工作人员说,旅游路与洪山路路口这处公厕,也是因为遭到反对才迁移的,这处移动公厕迁移到了全运村龙鼎大道附近。
这意味着,两处公厕本来建在人流车流较为密集的地方,后来因为遭遇反对只好迁移到了远处。历下区城管局这位工作人员承认,相对于当初选定的位置,公厕建在较远处,利用率肯定要低一些,但是有人反对他们也没什么办法,“有一户居民不同意就难建。”
因为建公厕引发的纠纷,在其他区也存在。今年上半年,天桥区环卫部门打算在三角线街建一座公厕,就引来了强烈反对,居民主要是担心公厕散发出的臭味影响生活。
“现在公厕都是水冲的,不是居民想象的那种老式厕所了。”天桥区环卫管护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
建公厕有硬性任务
在市区插建公厕,明知道可能遭到反对,各区城管部门也很无奈。一名知情人士坦言,建公共厕所有硬性任务,每年都要建设一定数量,这个指标是依据多少平方公里、多少人口范围内建多少公厕确定的,济南市的公厕数量远达不到居民的需求。
不过在城市建成区建设公厕确实很难,尤其是像大明湖周边、趵突泉周边这些区域,都是需要增加公厕的地方,但是找到合适的地方很难。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