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2.4%、新申请商标注册1.36万件、为企业节省审计及年检费近千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35.47万元……2013年,市工商局通过推进商标战略、强化消费维权平台建设、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
全市461户企业实现“零首付”
2013年,市工商局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全面落实“优化小微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意见”、“集中办公区登记管理办法”和“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登记工作意见”等政策规定,办理“零首付”企业461户,办理以银行资信证明代替验资报告的企业登记1.1万余户,为成立不满一年的1.86万户企业免予年检,节省企业审计费、年检费近千万元。并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限时办结”,为280个项目提前完成注册登记。通过走访各类市场主体11505户,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274件。
为提高登记效率,市工商局在全系统注册大厅推广“智能登记服务系统”,受理材料的一次性通过率提高到95%,受理时间平均缩短到一刻钟以内。通过开展“活商富民”活动,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9万户;目前,全市共有市场主体56.5万户,同比增长12.4%,均实现全省第一、计划单列市前三目标。
新申请商标注册同比增长21%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市工商局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努力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内驱动力。2013年,全市新申请商标注册1.36万件,同比增长21%,总量达6.08万件,实现三年翻一番的目标。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商部门积极推行品牌升级工程,培育和推荐省、市着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新认定市着名商标90件,总量达416件;68件商标获省着名商标认定,创历史新高;向国家工商总局推荐驰名商标38件,目前正在评审中;“里岔黑猪”等3件商标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城阳区、即墨市、海尔、海信、青啤等5家单位获全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单位称号;全市新注册马德里商标43件,是年度任务目标的2.1倍。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百万元
去年,市工商局加强12315平台建设,新增23名接线人员,实行人工值守和全日制运行模式,并且引入受理质量测评系统,电话一次接通率提高到95%;拓展消费纠纷受理渠道,先后开通短信、录音留言、互联网和“青岛工商”微博、微信五大平台,受理效能大大提高。截至2013年11月底,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15.35万件。
推行消费纠纷“扁平化”分流模式,并强化分(市)局督导作用,大幅提升了案件流转速度,消费纠纷处结率提高到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35.47万元。并出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规范》,以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以及儿童商品为重点,加大商品质量监测力度。2013年,完成抽检1631个批次,对240个批次不合格商品全部立案查处。
登记试点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创新中不断改进工作,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扎实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记者了解到,市工商局针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多而不清、抬高门槛”的问题,对现行372项前置许可项目进行逐项分析,提出了289项前置改后置的意见建议。
在先行试点的胶州、即墨两市推行工商登记“主体资格与许可经营项目分离”制度(即除法律、法规规定明确需保留的银行、证券等15类涉及市场主体资格特殊许可项目外,其他经营项目的许可一律改为后置)、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度、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以及允许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房屋在一定条件下作为经营住所等优惠政策,努力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