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一座立世两百年的博物馆当地时间9月2日晚间突遇大火,博物馆整个三层建筑基本被烧毁,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仅有10%的馆藏得以幸存,巴西政府认定“损失不可估量”。

被烧毁的巴西博物馆 图/央视网被烧毁的巴西博物馆 图/央视网

  火灾,在近代以前被认为是城市癌症,而它真正被系统性治愈,要感谢英国人,讽刺的是,促使英国人治疗这一城市顽疾的,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一次城市火灾。

  1666年9月2日,伦敦城一家面包店失火,大火迅速蔓延至整个城市。大火整整延烧了4天才被扑灭,87间教堂、44家公司以及13000间民房尽被焚毁,近千人葬身火海,数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半个伦敦城在这把大火中报销了。

  火灾过后,政府立刻把那家面包店的面包师抓起来了。虽然面包师被抓之后叫起撞天屈,说自己不是有意纵火,但民意汹汹之下,政府哪管那个?最后还是把这人吊死了。

  伦敦人对这位面包师的处分是不是太过了呢?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处理一点也不夸张。在近代以前,火灾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癌症”,由于近代以前的房屋多为木质,且贫民区房屋大多排列紧密,环境极差,所以世界各地城市火灾都是一点一大片。各个文明对于纵火者的处罚都是很重的。中国商代就有“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的说法——在大街上倒柴火灰就得砍手。到了汉代以后,为了防火,干脆规定老百姓晚上定点必须熄灯,违者抽一百鞭子。同时代的欧洲对火灾也没什么招,只能通过对纵火者施以酷刑进行惩戒。

  与防火上的严刑峻法相映衬的,是古人在消防上的孱弱。古代世界各文明消防制度的主要问题在于“不专业”,早在伦敦火灾一百多年前,德国就曾出现过业余消防队,还发明了消防车,但消防是个技术活,依靠非专业人士灭火,往往不仅控制不住火势,还容易把消防人员的命都搭进去。而组建专业消防队,又需要回答钱从哪儿来的问题。中世纪的国王们都很抠门,想让他们出钱肯定没戏,而市民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觉得火灾这种事一辈子也碰不上几回,也不愿意花冤枉钱。

  而近代职业消防制度恰恰是1666年这场大火催生的,建立该制度的人名叫尼古拉·巴蓬。这人本来是个牙科医生,但由于火灾后大量人员流离失所,商业嗅觉敏锐的巴蓬就拿出储蓄开始倒腾房地产。巴蓬在卖房子的同时,还“发明”了另一种生意——“火灾保险”。只要住户愿意向他缴纳一定的费用,一旦失火,巴蓬的公司就会做出理赔。

巴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不想当消防员的地产商不是好牙医。巴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不想当消防员的地产商不是好牙医。

  由于1666年的大火让人们心有余悸,巴蓬的这门生意很红火,但随着生意做大,巴蓬本人却越来越睡不着觉——伦敦城里布满了买他保险的用户,一旦再闹一场大火他不得赔个倾家荡产?于是在1680年,在庞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巴蓬自己掏钱建立起了第一家职业消防队。此后,随着火灾保险业的兴起,职业消防队在伦敦城中迅速铺开。到1720年时,伦敦城中已经有了12家职业消防队。1666年那种延烧半个城市的大火自此成为了历史。

  如果没有职业消防队,如果人类永远停留在对城市火灾的恐惧中,近代急速的城市化与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都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1666年的伦敦大火,不仅催生了职业消防队,更为英国其后三百年的工业革命打了一剂“预防针”。困扰人类千年的火灾困境,竟被巴蓬这个业余地产商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