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达奶奶在为自己量血压。

  达式华工作室的“病历本”

  达奶奶的家训

  结婚时定下家训“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予别人”

  退休后为社区居民义诊三十余年

  达式华,乍一听这个名字有些拗口,对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居民而言,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位出生于1926年11月、早已迈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依旧以饱满的热情带领社区医疗志愿者兢兢业业地做着基层医疗服务:打针、量血压、健康咨询,这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来,达奶奶为社区里600多位居民看过病,居民们都把她当家人看待;她记录的三十多本病人诊断本,放在柜子里摞起来有近半米高;由她牵头创办的“达式华工作室”,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医疗站”,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高血压监测,延伸到健康讲座和咨询、就医指导、老年人心理疏导、突发医疗事件应急处理等。

  激励着达奶奶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的是,和老伴结婚那年定下的家训——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予别人,以及那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新婚那年定下家训 女儿1岁,她为践行家训背井离乡

  眼前的达奶奶,笑容满面,打扮很潮:一头花白齐耳短发、微微烫了烫,梳得一丝不苟;上衣是一件黑色的印花短袖衬衫,左胸口别着一枚党徽;下身是一条黑灰相间的格子裙。走近细看,她还文了眉毛,戴着一副白色的耳钉。年逾九旬的她,讲话声音洪亮,走起路来步履轻盈。

  达奶奶家不大,装修也简单,但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屋里随处可见字画、书籍,那句“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予别人”的家训,就挂在门口玄关的显眼处。“你们要喝咖啡吗?我去给你们泡杯咖啡吧。”原来,达奶奶的老伴是位华侨,新中国成立后从美国回来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和老伴相处的几十年里,她也养成了喝咖啡、吃烤面包的习惯。

  “我老伴是个机械工程师,平时喜欢看书读报,尤其是古代文学,这个家训就是他想的。”达奶奶说,“那年(1952年),我们刚结婚没多久。当时,他的工作特别忙,为尽快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常常到处跑。我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长在新中国成立前,经历过战争,非常理解他报效祖国的热情,所以,从没抱怨过。有一天,他突然和我说我们立个家训吧。我开始还以为是‘约法三章’什么的,没想到是这句话。”说到这里,达奶奶笑了。

  数十年来,达奶奶夫妻俩始终坚守着这句家训。1958年大跃进时期,达奶奶抛下才1岁的女儿,前往农村当起了“赤脚医生”,只因毛主席的一句“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当时,我是我们医院(大连医学院)手术室的护士长,手术室共有5名护士,但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有两个孩子,而且家里没有老人可以帮助,所以,我就率先报了名。”达奶奶说,本来按照计划,医疗队队员是三年一换,但其他人的孩子都太小了,最大的也只有9岁,想到自己的女儿还可以让母亲搭把手,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留在农村,足足待了八年。

  回想起那些年下乡的日子,达奶奶颇为感慨。她说,第一个三年后,她第一次回到家,女儿只是看着她笑,但没有让她抱的意思。那次,她哭了,她发现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不过,这八年她也学到了很多,也锻炼了她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精神,这也是她践行家训的写照。

  “8年里,我接生过好几百个孩子,看着一个一个新生的小生命,心里就是高兴。”达奶奶说,那时农村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民风淳朴,她也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但凡有个头痛脑热都喜欢找她。

  1986年搬到翠苑一区

  打算颐养天年,没想又“重操旧业”

  1986年,达奶奶跟随女儿和女婿住到翠苑一区,那时她已退休,原本计划在美丽的杭州颐养天年,然而,环境还没熟悉,她却又干起了基层医疗服务。

  “那个年代,这里的条件还不太好,可以说是只见房子不见路,更别说公交车了,所以,居民看病很不方便,白天还好,晚上就不行了,尤其是碰到急诊,或者有孕妇要生了的时候。”达奶奶说,为此,她和居委会商量做了两个决定:一是买一辆三轮车,专门用来应对医疗突发情况;二是,对那些每天要打针、换药,但行动不便的人,由她每天负责上门免费服务。渐渐地,达奶奶在小区里人气日益爆棚,走在路上,就连小孩子都会喊她一声“达奶奶好。”

  1988年,国家开始做高血压普查,心系居民健康的达奶奶主动请缨,当起了普查员。由于每个居民在家的时间不一样,她常常需要不停地跑上跑下,有时候一个晚上就要跑十来趟。当时,她已经62岁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多天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当时翠苑一区共有500多名高血压患者,且大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很低,更别提正规治疗了。

  看到这一情况后,达奶奶第一时间向社区领导作了汇报,并立即成立“血压监测点”,把大家的血压管起来,这也是“达式华工作室”的雏形。

  在达奶奶和社区其他三位退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翠苑一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几乎没有人发生过与高血压有关的心脑血管意外。

  达奶奶家的电话,更被居民称为社区里的“健康热线”。每天,总有五六个人打电话来请教。有时候,碰上吃不准的情况,达奶奶会记下来,晚上问问同样当医生的女儿、女婿。

  这些年来,有这么一次经历让达奶奶记忆犹新:一天夜里,有个小伙子打来电话说他怀孕的老婆有些头晕,希望达奶奶帮忙看看。挂断电话后,达奶奶就带上家里的血压计、听诊器出门了,赶到小伙家时,她发现那名孕妇的脸色有点差,一测血压,收缩压竟然有200多毫米汞柱。更让她措手不及的是,还没等她开口让小伙联系救护车,小伙的老婆就开始抽搐了(妊娠期子痫)。十万火急之际,达奶奶急中生智,第一时间把小伙的老婆送到医院,保住了这对母子的平安。事后,连医生都连连感叹,要是再晚一步就麻烦了。虽说只是一次“中转”,但达奶奶深夜出诊依旧感动了在场的医生和小伙的家人。

  耄耋之年申请入党

  她是家里“最年轻”的党员

  每周五上午8:30-11:00,是“达式华工作室”固定的义诊日,每到这个时候,这里就会成为小区最热闹、最温馨的地方,工作室的服务工作主要由达奶奶和社区其他三位退休医生承担,每周每人轮流一次,节假日也不间断。

  作为工作室的牵头人,达奶奶除了坐诊外,还负责工作室的后勤工作,她做事细致入微,把前来问诊的居民按照“东南西北”四个片区进行划分,每一个居民都有自己特有的“档案”,老人的血压、血糖指数、用药情况及并发症等情况,都被仔细记录了下来。“血压偏高了,我们就会用红笔记录,重点看护。大家吃什么药我们也有记录,看看哪种药比较有效。”达奶奶说。

  前两年,达奶奶还花钱买了360多本只有手掌心那么大、可以放到口袋里的小本子,并写上每位患者的姓名让他们随身携带,她戏称这是社区里的病历本。

  2016年12月18日,对达奶奶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天,她终于梦圆——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几十年来,我一直想入党,连做梦都想。我的女儿、女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了,就连我的外孙女也在我之前入党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直到2013年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达奶奶说。

  为鼓励生病住院的老伴

  达奶奶写了一封情书

  生活中,达奶奶是个体贴、浪漫的人。达奶奶的女儿和女婿工作都很忙,每天晚上7点钟能回家就不错了,所以,这些年她就管起了女儿、女婿的晚饭,每天早饭后去菜场买菜,挑最新鲜的买;午睡后起来洗菜、摘菜,该腌的先腌起来,傍晚5点左右开始炒菜、煮饭。昨天,她去菜场买了冬瓜、猪肉、四季豆、苋菜,还有鱼。“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能做多少算多少。”达奶奶说。

  聊起老伴,达奶奶又笑了,在她家客厅的墙中间,挂着一张两位老人结婚60年时的合影,两侧的画分别是一只老虎、一匹马。“我属虎,他属马。我们在一起几十年从没红过一次脸,他对我很好。由于我们结婚的时候没拍结婚照,他就把我们俩的照片拿到照相店里去PS了一张。”说完,达奶奶立即带我们走进卧室,指着墙上的两张“婚纱照”说,照片上就头是他们俩,衣服、背景都不是他们自己。

  “奶奶,您年轻的时候一定很漂亮吧?”面对这个问题,达奶奶自信地答道:“那是当然,不然他(老伴)怎么看得上我呀!”

  当然,达奶奶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老伴。那年,老伴生病住院,病痛的折磨让老爷子的心情不大好,达奶奶就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情书给他。“我得让他知道,我们全家都爱他。”达奶奶说。看完情书后,老伴很激动用英文回了一封信,告诉达奶奶,爱她一辈子。如今,老伴已过世了,但一想到和他在一起的日子,达奶奶心里仍是幸福满满。

  本版摄影 记者 葛丹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