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公告,面向全市招募文明交通志愿者。时隔一年,这项措施究竟带给济南怎样的变化,志愿者背后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努力?让我们跟随志愿者于华岩去体验一下。

于华岩劝阻不按规定通行的市民。于华岩劝阻不按规定通行的市民。

  路口应该咋过

  不厌其烦地解释

  早晨7点,于华岩出现在历下区姚家路与浆水泉路交叉口的东南角,锁好自行车,穿上橘红色马甲,取出小红旗,便开始了清晨的交通引导工作。

  南北方向的浆水泉路双向加在一起只有三个车道,却有18路、504路、62路、K53路多条公交车经过。东西方向的姚家路东段是原来的香港街,近期正在进行拆迁改造,道路两侧几乎成了露天停车场,西段路口中央立着一根电线杆,影响驾驶员视野,整体通行状况并不乐观。

  这个路口向西二百多米是燕翔小学和燕新中学,一过7点,行人、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交织在一起,交通压力陡增。路口,不时有小学生和中学生独自一人过马路,稍一走神,就有可能造成事故。

  “线西走了,线北的老师停下来!”“线北走了,线西的老师停下来!”这是执勤期间,于华岩口中重复最多的话。

  这个路口并不大,也就十来米的距离,每次信号灯约40秒,越是这种小路口,越容易发生违章行为。“骑电动车的老师,别左转了,这样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一个小时的执勤过程中,这种违章行为,于华岩制止了十多次。

  在现场,许多骑非机动车的市民并不真正了解交通规则,路口前方变了红灯,看着左侧是绿灯,就想强行左转,抄近道走。“其实这种行为很危险,应该等前方变成绿灯后先直行再左转。”于华岩解释说。

  面对闯红灯者

  几乎咆哮着喊话

  7点20分,路口出现了四名身披绶带的志愿者。赵建斌是燕翔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家长,他走到人行道上,和于华岩打过招呼,加入了交通引导的队伍。

  于华岩问:“昨天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给孩子强调交通安全了吗?前两天我专门找过学校老师,希望家长会再提醒一下。”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才松了口气。

  为了保障师生出行安全,这个路口配备了于华岩和高大姐两名交通安全志愿者。同时,燕翔小学也每天安排四名学生家长协助引导交通。

  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车流人流骤增,于华岩和赵建斌忙个不停。劝阻违章行为、解释交通规则、指挥小朋友过马路,于华岩一次次提高了分贝,言语和旗语几乎片刻不停。

  多数情况下,市民比较配合,但也有不听劝阻、扬长而去的时候。每到这时,于华岩就会发出近乎咆哮的声音朝远去违章者喊着:“行人、电动车闯红灯会被曝光,通报单位,没单位的通报居委会,老师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较真的于华岩说这些话,不仅是给逃离者听,也是给路边所有人听。

  7点45分,随着学生到校时间截止,道路通畅很多,赵建斌等四名家长的任务完成,大家都松了口气。“现在情况真是改善许多了,以前根本不敢让孩子自己走这里,多亏了交通志愿者。”刚送完孩子的一位家长王女士说。

  用身体去挡车

  有时会“碰钉子”

  7点55分,这个路口的任务告一段落,于华岩和高大姐拾掇了一下,向下一站走去。

  7点59分,解放东路与浆水泉路丁字路口,山东政法学院南门前。这里正是车流高峰期。喊了一小时,于华岩终于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然后继续开始执勤。

  丁字路口原本就不利于通行,而这里又有政法学院、姚家旧货市场、103路公交场站等,再加上多路公交车左转,路口非常复杂,很容易堵成一团。

  8点15分,连续三辆左转公交车驶来,于华岩连忙过去,习惯性地用自己的身体径直挡住了想要穿行的三轮车。“老师,中间不能停车,往后退、往后退,上路边来等。”为了别人的安全,这种危险的动作,她经常使用。

  8点20分,车越来越多,一辆左转的私家车停在了右转车道上,把后面的车堵得严严实实。于华岩赶紧上前引导,话没少说,车主却不配合,见此情景,交警将其指挥到路北侧的空地,进行了批评教育。“个别市民觉得志愿者没啥权力,劝了也不听,但道理咱必须给他们说明白,不能怕碰钉子。”于华岩表示。

  随后的近半小时里,于华岩又是一刻不停,在人行道和路中央来回穿梭,反反复复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喊话。

  8点50分,早晨的任务完成了,于华岩朝着路口那边的高大姐打了个旗语,发出收工的信号。

  8点53分,放下旗子,脱了马甲,路口一名老大爷走了过来,于华岩跟他打了个招呼后告诉记者:“这个老人每天早晨都去政法学院锻炼身体,我看见他一个人过马路时,常过去扶他,所以就熟了。还有个残疾人,平时出门坐轮椅,常走这里,也是这么认识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