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享誉海内外的聊斋文化、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别具特色的齐长城文化、令人向往的生态文化……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正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淄川自西汉初建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聊斋文化、鬼谷子文化的发祥地以及孟姜女故事的早期发生地和重要传承地,作为中国北方的青瓷发源地,淄川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因蒲松龄先生而闻名,聊斋文化可谓淄川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据了解,《聊斋志异》目前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被改编成300余种戏曲剧目。作为世界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的建造时间比秦长城早490年,比世界上最早的“雅典壁垒”早220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颇具特色的鬼谷子文化、距今1300多年的淄砚、独树一帜的鲁派内画、寄托乡愁的古村落,这些都是淄川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瑰宝。

  淄川区洪山镇的蝴蝶舞具有近百年历史,表演者身背铁丝扎制的蝴蝶,腰系腰鼓,伴随着鼓点,模仿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此外,花样翻新的西河镇踩高跷、精彩刺激的罗村镇抖空竹、节奏欢快的磁村花鼓、独具匠心的昆仑镇芯子以及正月十五“扮玩”等特色民俗,在历史长河中凝聚了淄川人祖祖辈辈的乡情。各类节日习俗、庙会祈雨、农村集市等,留下了浓浓的地域文化特色。

  千百年来,“孟姜女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淄川关于孟姜女的传说极为丰富且情节完整细致,许多太河一带的老人都能哼唱孟姜女小调。部分农村丧葬习俗中的哭腔、烧纸后画圈的讲究等,就是从孟姜女时期传下来的。孟姜女跳河处、孟姜女庙、哭夫石等遗迹的存在,都显示出太河一带对于孟姜女故事强烈的文化认同。

  年逾九旬的吕佩琦,是淄川当地极少能哼唱聊斋俚曲的人之一。近年来,为整理挖掘聊斋文化,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请他哼唱原汁原味的俚曲,老人对此有求必应。吕佩琦说:“我虽然不是蒲氏后裔,但能为弘扬聊斋文化出点力,觉得挺满足。”

  俚曲是流传在淄川一带的古老民间俗曲。蒲松龄的《聊斋俚曲》被誉为明清俗曲的“活化石”,至今已传唱了300多年。2006年,聊斋俚曲被纳入“文化部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这一文化瑰宝,淄川在聊斋园内兴建了古色古香的聊斋俚曲茶座。此外,淄川成立聊斋俚曲艺术团、在学校开展聊斋俚曲教学传承,把俚曲神韵遍洒古老大地。

  为发扬聊斋文化,淄川还连续举办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聊斋民间艺术灯会等活动,专门设立了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和蒲松龄文艺奖,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与此同时,聊斋城、梓橦山、梦泉涌泉齐长城、1954文创园、齐鲁佛山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旅游景区,也为淄川的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