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魏海洋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名字,从小听到大,它们也象征着世界学术的最高水平。如果能在其中一个大学就读,对于很多人已经是最棒的成绩。而今天我们认识的主人公却将先后在这两所世界顶尖大学读书学习,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学习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位同时享有两所顶尖大学教学资源的女生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外表甜美、知性大方、学术扎实……这位24岁青岛女孩背后的留学故事颇为精彩,她还曾在哈佛大学留校工作一年。
先定专业再定学校
2007年,徐丞谊从青岛7中毕业进入青岛2中就读。高一时,徐丞谊决定出国留学,原因有二。“我一直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国内心理学发展需要人才,我决定去心理学研究非常好的美国留学。再者,我想出国留学锻炼自己。”当时在青岛2中,徐丞谊的成绩是文科级部前十名,顺利国内高考的话,考一所知名的“985”大学不难,但为了自己的梦想,她毅然选择出国。
高二下学期,她来到青岛大学ACT中心,外教授课的学习方式,负责任的留学指导老师,都给了徐丞谊很大的帮助。扎实的学习成绩,既定的专业目标,徐丞谊顺利被美国心理学名校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录取。这所学校的心理学科非常强势,“为了尽快积累研究经验,我大一时就开始申请研究室研究助理的工作。”
为进重点实验室锲而不舍
这所大学有全美甚至全世界最知名的心理学教授,教授主导的实验室不仅在业内有名对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有很大裨益。伊娃·波梅兰茨教授的“亲子关系研究中心”非常有名,但申请进入这个实验室的本科生、研究生非常多,一个没什么研究经历的外国学生进入这个实验室当研究助理,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可徐丞谊对待学术和自己坚持的目标有股韧劲。“我准备好了自己的简历,通过邮件发给教授,第一次根本没有给我回音。我不放弃,第二次我又打印了很多份简历,塞到实验室的门缝里,结果还是没有回音。”
第三次,徐丞谊打印了更多份的简历,实验室、教授办公室、邮箱里都投递上了简历。也许是教授被徐丞谊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打动,也许是教授被这个执着的姑娘打扰烦了,最后给了徐丞谊面试的机会。徐丞谊非常珍惜进入实验室当研究助理的机会,从最基层的打印材料、录入数据的枯燥工作做起,她到大三时已经独立开始研究课题,并成为课题带头人,领导了12个人的课题小组,在恩师伊娃·波梅兰茨教授的培养下,她完成了学院的荣誉研究项目,并以最高荣誉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