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还有停放在校园的14辆“大鼻子”校车……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所看起来洋气十足的学校,竟然是平阴县一所有着1636名学生、100位教师、38个教学班的农村小学。

  孝直小学位于平阴东南边界,从县城调来的闫兴颖已当了2年校长。“是‘撤点并校’让孝直小学翻了身!”她告诉记者,如今学校体面了,孩子们也更有尊严了——上学放学有校车接送,中午在食堂能吃上营养丰富的“配餐”,冬天教室集体供暖,每周还能在校免费洗澡洗衣。“学校变样了,教育也要变,学校正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成长生活。”

  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办

  早在2010年初,平阴县对全县教育资源进行了大摸底——高中教育生源逐步减少,3所高中之中,二中、三中办学遇到困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很多学校无法达到国家办学基本标准,需要持续投入。学前教育阶段公办园数量明显不足,农村园标准化程度低。

  尤其让人头疼的是,全县原有83所农村中小学、205所幼儿园,如果按照标准让它们全部达标,财政投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来讲是不可能的。同时,农村生源不断减少,即使全县勒紧裤腰带咬牙把学校建好了,将来没了生源,现代化的教室内空无一人,肯定也是一种浪费。

  “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办”,正是凭借着这种责任担当,经过3个月的调研论证后,《平阴县“十二五”优化调整中小学校布局规划》出炉。他们按照“高中进城、初中集中、小学整合、学前提升”的新思路,通过撤、并、扩、建等方式,分阶段、分步骤,科学调减小学布点,扩大初中规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实力。

  孝直小学就是平阴“撤点并校”盘活教育资源的一个缩影。2010年,根据全县“撤点并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平阴三中进城并入一中。孝直镇原3所初中集中后,搬进原三中校址,成为现在的孝直中学。原7所小学整合到原孝直中学校址,成为现在的孝直小学。空出的小学则成为了幼儿园。

  县教体局局长李仲波向记者介绍,经过4年的渐进式调整,现在全县基本形成了一所高中、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每个乡镇1所中学、1-2所中心小学、至少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分布格局,全县的布局规划调整基本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