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综合资讯>正文

山东的生产民俗——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A-A+2014年11月4日17:11威海民俗网评论

1
1
1
1

  犁,又称步犁、犁具,一般由耕畜牵引,由犁(又称FDA3头、犁铧)、犁壁(又称犁镜、镜儿)、犁别子、犁辕、拖拖、犁底、犁把子几个部件组成。犁主要用来翻耕地。

  耠子,一人拉一人扶的耕具,应是古代耦耕的遗制。耠子主要用来拢沟、培土。

  耙,一个长方形或人字形木框(分别称方耙、人字耙),木框上每隔数寸装一个硬木或铁制的耙齿,耕过的地用它碎土。耙地时,人立耙上,驱使牲畜拉耙前进。

  耢,用一横木,装排耙齿,又编树条(俗称耢条)置其上,耕过耙过的土地,再用耢进一步碎土并使其平整。地时,人立耢上,驱使牲口拖拉前进,人在耢上有节奏轻踏晃动。

  锨,或称铁锨、板锨,用以翻铲土地,名为翻地。锨由锨头与锨柄合成,锨头镶纳锨柄的地方,俗称燕儿窝。

  镢,用于刨地,由镢头、镢柄合成,镶柄时用木片塞实,其木片称为镢楔。其柄略有下弯者好用,俗称拉腰镢。依大小有大镢、二镢之分。山区因土地中多碎石,镢头窄而厚,名为山镢,用于粘土地或多草根土地时,改“板镢”为三股,俗称三叉子镢。

  挲筢,用以平整耕过的地面,由挲筢头与挲筢柄组成。

  大抓钩,二齿或三齿,粗重铁器,镶木柄,用以翻出土块,砸碎,平整耕过的

  土地。

  播种和播种后镇压保墒农具

  耧车,又称耧车、 子,有二脚耧、三脚耧、独脚楼数种,一般有耧斗、籽粒糟、耧腿、小铧(也叫耧脚)、耧杆几部分组成,耧斗盛种子,有下漏小孔,名为耧门,耧门处设调节器系一铜铃,名叫耧铃,出耧门有管道通耧脚,名为耧眼。

  葫芦头,即古代遗传下来的“瓠种器”,用葫芦掏空,上置把手,下置管,再在葫芦上开口门,装入种子,播种人一手提葫芦头,一手持木棍,顺种沟边走边敲,种子即成直线播入沟中。

  砘车,又称轱轮子,鲁西北农村称砘子,播种后镇压用的农具,以木或铁为架,架起两个或三个石轮,轮距与播种行距相同,其作业俗称打轱轮子,或称为砘地。

  3 田间管理用农具

  锄,用以锄草、松土。其部件有铁制的锄板、锄钩子和木制的锄柄,通常上弯的锄柄更好用,俗称弓腰锄。

  抓钩,俗称小抓钩,铁制、木柄,有三齿与二齿两种,多用于春季麦田划锄。

  三齿钩,形制如锄,改锄板为三扁齿,田地粘湿时代锄用。

  耘锄,铁制架子,下设三扁齿,用畜拉在田垅间耘土除草。

  手锄,又称小挠子,铁制锄头,木柄,用以间苗和锄掉作物株间杂草。

  铲子,也称剜刀子,用以移栽幼苗。

  铁叉,五股,木柄,用以从圈中出粪等。

  粪叉子,五股,木柄,形制轻便,流行于鲁西北和胶东地区,用以挑背粪筐在

  野外拾粪。

  4 提水灌溉农具

  桔槔,用一根长杆,取中点横悬在立杆上,一头挂水桶,另一头绑或挂重石,取水时把挂水桶的一头向下握,使水桶垂于井中,这时悬石的一头高高翘起,桶中装满水后,轻轻一提,悬石的一头坠下,水桶即提出水面。

  戽斗,用柳斗(俗称水斗)或水桶,两侧各系长绳二条,二人立两侧协调拉绳使水斗或水桶左右摆荡,于摆荡中向低处取水扬上高处田中,其作业名为戽水。

  辘轳,是一种古老的井上提水工具,辘轳的结构,一般以三根棍作辘轳腿,镶插于“辘轳身子”(一段圆木)上,组成辘轳架子,再于“辘轳身子”上横插一轴,称作“辘轳芯子”,辘轳芯子上穿圆木制成“辘轳头”,辘轳头外端置一弯木摇把,俗即称为辘轳把。将麻制或钢丝制辘轳绳绕在辘轳头上,里端固定,外端备铁环拴水斗(水斗有铁皮与条编两种),放水斗于井中,摇把提水,用以灌田。操作熟练者,放水斗下井时,可不控制摇把,只以手轻按辘轳头,任其哗哗急速转动,水斗下井底极快,提水时,边唱号子边摇,“呕嘿哟–嘿–嘿–又–一个斗来嗨–”,悠然沉稳。水斗出井口,并不弯腰用手提拉,趁水斗摇摆不定之时,顺势用脚一拨,踩

  准了水斗里沿,就翻转倾水于水槽(俗称井池子)之中,再一拨,水斗又随哗哗的辘轳声响再次坠入井底。从前,地处胶东平原的黄县(今龙口市)此种提水工具曾遍布田野,致有民谣唱道:“大旱三年也不怕,黄县有三万三千辘轳把!”

  水车,30年代渐流行的畜拉(或人推)的提水工具,由水井架子与水车盒子或水车桶子组成。拉盒的一种较早,用桶子的一种较晚。桶子下至井中,用铁链(俗称水车链子)穿胶皮圆块(俗称皮钱)从“桶子”内拉水出井。鲁西北地区五六十年代还流行两人用手拧的水车。

  5 收获用农具

  爪刀子与刻刀子,方形或半圆小铁刀,上穿两孔,用以收获谷物穗头。收谷黍时,两孔系细绳套在四指上,向内捋取名为“爪”,称“爪刀子”;收高粱穗时,不系绳刃向外,用拇指操纵,名为“刻”,称“刻刀子”。

  镰,因功用不同,形制也各有差别,田间用的轻便,主要用于割麦,俗称麦镰,山区用以割取草木的,名为柴镰。菜园用的底平的一种,俗称韭菜镰。棉区还有用以拔棉花柴的端镰。

  钐,或称钐镰,由钐头、钐杆合成,古时用以收麦,今黄河三角洲与微山湖湖区有之,多用于割草。

  麦杈,两铁股,长柄,用以挑“麦个子”装车。

  木杈,取蜡树枝加工而成,叉头三股,打场时用它拆垛、打垛、翻晒。

  连枷,又称连杖,脱粒工具。将四根三尺长的木条,用皮革条编成板状,用一个可以旋转的环轴装在长柄的顶端,使用时,上下起落,使木条编成的“板”绕在

  环轴回转,扑打在晒干的作物秸穗上,把籽粒拍打下来。

  碌碡,又称砘(有光砘、网砘两种),立体是一个石滚,石滚两头各有轴窝,使用时装上“挂子”,用牲畜牵拉,通过碾压,为麦、豆等脱粒。

  木锨,木制锨头,打场时用以收集粮粒和扬场。

  刮板,有两种:一种横长板上装柄,一人持柄使用;一种宽大,上设横把,一人在前牵拉,一人在后扶横把。二种均用于打场时收集粮粒。

  扫帚,细竹枝扎成,又称大扫帚,用于打场时掠去粮堆上之浮皮、碎草等。

  大簸箕,用去皮柳条编成,前设木板(俗称簸箕舌头)方便撮物,用于扇去粮食中之草屑。

  筛子,有竹制、铁丝编织两种,用以筛去粮食中的沙、土。

  木筢,小横木上镶木齿,装长柄,晒粮时用以划疏。

  苫子,用麦草或山草打成的长帘,用以覆盖垛顶。

  绞子,又称“绞子”,用苇篾或高粱秸篾编成的窄长条席,用在打谷场上临时围造粮食囤储粮。

  小簸箕,白柳条编成,用以撮粮装口袋。

  条撮子,用白柳条编成,中间设木系,一头开口,设木舌,用以撮粮装口袋。

  装篓,条编特大圆筐,打场时用以装草、运草。

  6 田间运输农具

  大车,运粪、运土、运地瓜、玉米穗时,两头装条编帘子保护,名为粪帘子。装麦、装柴草时,两边装木栅,名为排叉。装载很高,以粗绳绑缚,其绳名为大绳,绞绳用绞锥与绞棒。

  小车,装运粪土、粮食时,往往配用条编长筐,名为偏篓,又称粪篓。

  扁担,有挑扁担与抬扁担数种,挑物用绳捆扎,绳端用滑钩,名为夹具儿。

  驮篓,驮篓固定在一张弓形木架上,名叫马架子,山区多用驴驮,作运输工具。

  “拖拖”,又名拖车,一种方形木架,下设两长木,置农具、杂物其上,用畜拉着下田,常见于平原洼地、黄河滩区。

  7 粮食加工工具

  碾,由碾台(一般为石礅)、碾槽(亦称碾盘,石制圆形直径六尺有余)、碾滚(俗称碾砣子)、碾架等组成,用以脱粮食壳和粉碎粮食。

  草碾子,设碾盘,碾砣为一大石轮,石轮中心凿孔,镶一长木杆,木杆中部搁在木杈上,人于一端推动,石轮即在碾盘上滚动工作,功用与碾相当。

  碓臼,由石臼与杵头组成。置粮臼中,以杵头反复捣米,俗称为捣碓臼或掂碓臼,可加工高粱米、玉米、黍米等。

  扇车,又称风车,木制,前身为圆鼓形木箱,箱中有4至6片木板制成的风扇轮,风扇轮轴有曲柄通箱外,后身有屑皮出口,中间顶上有木斗,下部有木制“流子”,碾过的谷物盛在木斗中,向下流泻过程中,人摇风扇轮柄,皮屑被扇向车尾出口,米粒由中部流下,车下设笸箩接盛。

  磨,亦称石磨,有干磨、水磨、拐磨等数种,山东各地皆有。干磨用途最广,用于加工各种粮食为面粉。水磨多用于磨煎饼糊、磨豆腐,在鲁西南以煎饼为主食的地方几乎家家具备。拐磨形制一般较小,设拐把,多用于磨芝麻制香油。

  罗,筛面用,有大小两种,小罗圆形,大罗如面盆。以樗木薄板,弯成圆帮,俗称为罗圈,于罗圈的一面,张马尾编成细网,叫作罗底。又以罗底扣眼的大小,分粗罗与细罗。罗面(又称筛面)时,先备一大笸箩(有条编、纸瓤拍制等式样),笸箩中安一矮长木架,名为罗米挂子或罗床子,置罗其上,推拉磕碰,罗面于笸箩中。大罗,木制长方形,悬一大木箱中(箱名面箱或面柜)引摇把于箱外,人立箱外(或坐高凳上),摇动曲把,罗即于箱中反复碰撞箱壁,罗面落于箱中。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