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综合资讯>正文

花媳妇日记:在山东农村过大年

A-A+2014年11月4日15:04新浪博客评论

  离开父母到别处过年的一次经历,让我这个在城市里爸妈身边长大的人对“过年”有了新的而又传统的认识:过年,它不在于那一顿饺子,不在于送什么礼物,不在于能做什么、玩什么,重要的是,要和家人在一起,这就够了。

  家在我心中

  自小在京城长大,春节一年一年地过,虽然盼望,但难免觉得单调、俗套,临近春节也曾生出“为什么要过年?年该怎么过?”的念头。但今年“离家过年”的滋味让我懂得:过年的意义就是为了回家,为了团圆。

  今天我要第一次离开北京到外地过年,只因嫁了位外省的老公。老公祖籍山东,在地地道道的乡村,离春节还有一段日子,我就不时地猜测和筹划这次乡村春节之行:新娘的衣着、公婆的模样、乡村的老礼、陌生的生活……终于到了那里,最初的几天,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给我带来的诸多新鲜和好奇,烧柴做饭、压井打水、赶集购年货、放羊、拔萝卜、欣赏日落下的炊烟……,这一切好像没有让我产生离家的思念和忧伤,住了7天似同玩了一周。

  但在除夕的鞭炮声中,当与公婆一家围坐一起,面对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时,我忽然间感觉心里很不对劲,再看看除老公外还很陌生的家人,更有一些莫名的难受,饺子咬在嘴里却难以下咽。家里现在怎么样?爸爸一定买了不少爆竹?妈妈是不是也在包饺子?爷爷把我买的春联贴好了吗?奶奶是不是无意识中喊了我的名字?……这突如其来的感觉,让我几天来第一次明显地体味到离开亲人的苦楚。我静静地离开座位,推说先去给家里拜个年。在隔壁临时的新房里,手机传来妈妈的声音,话没说出来却哽咽泪下。

  离开父母到别处过年的一次经历,让我这个在城市里爸妈身边长大的人对“过年”有了新的而又传统的认识:过年,不在于那一顿饺子,不在于送什么礼物,不在于能做什么、玩什么,重要的是,要和家人在一起,这就够了。我现在理解了:一过元旦,老公为什么就急迫地处理单位和家里的事,那是为了“回家过年”;春运期间,火车站莽莽撞撞的人群,以及全国那临时迁徙大奇观,这都是为了“回家过年”。

  但是,人只要长大,就要面临好几个家:父母家、公婆家、自己的小家,而年只有一个,甚至只在乎那一天。对于刚结婚不久的我们,家在各自的心中,仍是父母那个家,挥不去那份亲情,过年牵挂的也是父母。我想,也许过一段时间,家的情结才会有略微的变化。(青禾)

  花媳妇日记

  所谓“花媳妇”,是当地对新娘的一种称呼,望词生意,新娘子一般会打扮得比较俊俏,像花朵一样喜气,故称。小孩子们也可称呼新娘子为“花婶儿”。

  腊月二十五

  为了能赶在阴历双日子的中午前到公婆家,我和老公提前一天起程,在西客站的人山人海中,老公幸好提前4天拣到了两张临客的坐票。中午12点出发,晚上8点到达荷泽的车,似乎行驶了一天那么漫长。由于是临客,火车是绿色无空调旧式铁皮车,座席是硬卧改装的,车上没有可以饮用的水。最难耐的是,气温低得几乎造成冻伤,从别人那里费了好大劲争论来的自己的座位根本坐不住,时不时需要起身活动取暖。

  腊月二十六

  上午8点在市区换去县城的汽车时,我很是吃惊:等车的队伍排得不见头尾。为赶时间,一向遵纪守法的老公带着我说了不少好话硬着头皮夹了塞。十二点一刻,我们到家了,好险!(因为这里的中午指的是一点,所以并没有迟)。刚一进门,喜炮就响了。院子里来了好多人,看我这个城市新媳妇。一转眼不见了老公,原来躲在小厨房偷偷地哭了。

  下午,我和老公拜望了几户本家。村里路口看到我的人都会笑嘻嘻地打量一番,真是农村题材电视剧里描绘的那样啊!

  入夜了(这里把晚上八九点就称作“夜里”),乡村夜的漆黑和寂静,将给我一个没有噪音的睡眠之夜。

  腊月二十七

  早饭后,我和老公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去邻村的集市。一路上,晒着太阳,没有寒风,很是惬意。农村的集市很像城市的集贸市场,生活所需基本都能在这里解决。因为不是天天有,所以集市一开就会聚拢本村和邻村的很多人,透着一股子热闹劲儿,而由于摊位都是在露天,虽然拥挤但并不吵闹。一趟下来,我真像逛了回北京的庙会,也体会了“赶集”的滋味。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寻到很多乡村风俗的物件,只是在一位做了几十年针线活儿的老奶奶那选了几个绣片。

  腊月二十八

  由于除夕要包出三四天的饺子,二十九又要去赶年前最后一个集,所以今天开始帮嫂子准备过年的饺子馅。按当地的习俗,除夕夜直到大年初三都要吃素馅饺子,此后才能吃肉馅的。

  腊月二十九

  今天,是邻村在一年中最隆重热闹的一个集市,尽管家里大部分年货都准备齐全了,但还是要补些东西,如水果、青菜、点心等。我动员老公多买一些鞭炮,好好过过多年未放鞭炮的瘾。

  除夕

  刚吃过早饭,婆婆就开始和面了,我们这些年轻力壮的则开始把那些要入馅的菜剁碎。剁馅是体力活儿,葱姜很辣眼,萝卜会四处散,我们几人轮换着把案板剁得当当响。由于要准备好初三前每天吃的水饺,我们足足包了10篦帘。有趣的是,婆婆把大年初一要吃的那几篦帘饺子用纸盖好后,还在纸的四角压上了硬币。

  午饭后,我帮老公整理院落,清扫院子。待一切基本收拾妥当了,公公就在每个屋子的门口外放置一根直直的长长的木棍。这是什么意思?堵住钱财不往外跑啊!

  因为我们是新婚,家里已在腊月二十五贴了喜联,因此今天就不用再贴春联了。天快擦黑的时候,我出门一看,其他人家门上的新春联都贴好了,红红的很是喜人,让我想起那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

  傍晚时分,已不时地听到鞭炮的震响。这里,吃年夜饭、看春晚也是守岁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一点好像与城市没有什么差别。有差别的是,除夕夜这里的家家必须为新年的第一顿饭“压锅”:锅碗瓢勺备齐整,大柴锅里盛好下饺子的水,馒头和要煮的鸡蛋放在锅里的篦子上。更有意思的是,初一清晨下饺子的柴火要用杆中间是通透的,比如玉米(1715,-13,-0.75%)杆,而不能是木头,以此来期盼来年的日子顺顺畅畅。

  正月初一

  睡梦中隐隐约约听到婆婆的声音:“该起床了。”(这里的风俗是大年初一要主动早起而不是被动早起,但我和老公实在是困得没有达到主动)才4点!待我和婆婆向锅里下水饺时,老公点燃了那一挂震天的鞭炮,新的一年到了!

  我们还没有收拾停当,一些人就来到家里给公公婆婆拜年了,我和老公赶忙敬烟送糖。来得早、走得快,半支烟功夫,这些拜年的人就走了。我和老公也赶紧出门,踏着夜色、摸着黑到左邻右舍家拜年。八点钟,天大明了,我们也把该去的人家都拜到了。

  正月初二

  今天是开始走亲戚的日子,而且在今天探望的应是最重要的亲戚,如俗定新郎去隆重拜谢岳父母。由于我的娘家不在这里,所以老公也不必到岳父母家里送礼了,我们要去看望的是老公八十多岁的姑妈。

  原本冷清的乡村道路变得异常热闹,一辆辆小型农用车“突突突”地不时从身边经过,车上载着一箱箱年礼。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去亲戚家串门拜年的,这样的走动一般要留下吃午饭,才算礼到。

  正月初三

  临近傍晚,公公把除夕放的那些木棍拿掉了,原来是有“放3日”的习俗。满是鞭炮屑的院子今天也可以打扫了,看见了小时候扑蜻蜓的竹节扫把,我也想扫两下,老公赶紧告诉我,一定要从户门往院里扫,这叫做“从外往里扫,金子银子往家跑”。

  正月初四

  今天是最清闲的日子了,在家待了一天。因“初四”的谐音有“出事”之意,所以,这一天大家都会尽量避免出远门,但并不忌讳串亲戚。

  正月初五

  北京的“破五”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好像是节后最普通的一天。早饭后,老公带我串了一户人家,他推门而入竟然不用敲门,进屋才发现几位中年嫂子在一起打麻将。老公给我讲,年里,大家基本就是用这个消遣了,像城市的“棋牌室”一样,有几个经常性的地方,谁想玩就直接去了。

  正月初六

  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初六是个吉祥的日子,适合出远门。在村口站站,看到去县城的汽车上变得很拥挤,一些拿着行李的青年人有的没有上去车。到城里打工的人开始离家出发了,又要留下老人、孩子甚至妇女守候一年。

  正月初七

  按当地风俗,初七新媳妇要在娘家过而不能见婆家的火,可巧,今天大清早我和老公就必须起程回北京了。有些遗憾的是,我不能见到这里一年中最热闹的一个傍晚:大家都会聚集在街上看燃放的多种焰火,那一两个小时,天会映照得异常斑斓。通过放焰火,把火神爷送上天,不让他在人间施火。此外,这个傍晚,家家都会晚点灯,因为这是一年中老鼠娶妻的时间;“你若扰它一时,它会扰你一年”。看来,尽管老鼠很让人讨厌,但有时人们也不得不忍让它。

  晚上到了北京,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年的感觉,也许都早早休息准备明日上班了吧。

  后记:其实,农村过年有很多风俗,不是我住的这几天都能体会到的。一般来说,过了腊月十五,家家就开始准备年货了。杀猪宰羊,蒸一大缸的馒头、豆包,炖肉炸鱼,到腊月二十三已是忙得脚朝天了。这些我没有赶上,只见做成的食物把一个房间装得满满的。在农村,还有两件事都会安排在春节前后,一是婚礼,二是祝寿。婚礼暂不多说。祝寿不是在老人生日那天,而是按照初三贺73,初六贺66,初八贺80的习俗进行。老人一般只过这三个大型的生日,那天要大摆筵席,鞭炮长鸣。乡村过年习俗的丰富多彩与这里单调的生活有关,没有工作牵扯,就有时间把这里的老礼代代相传。城市人工作娱乐都让人应接不暇,年反而变得没有滋味。这是矛盾又是必然吧。幸好我有这样一个身份可以变为村妞,来体味这田野中的年味儿。

  老家的拜年

  我老家在鲁西南,尽管至今还不富裕,但民俗民风依然保持着纯朴和谐。春节期间的相互走动,给了乡邻亲朋之间融洽关系、增进感情的机会,尤其是大年初一清晨走东家串西家的拜年仪式,更让穷乡僻壤遍布着浓浓的年味儿。

  在我们那里,无论除夕睡得多晚,大年初一,家家都要起大早:放鞭炮、吃饺子、拜大年。通常,还在鞭炮轰响的朦胧夜色中,刚刚在自家庆贺完新春的人们便要走出家门,向左邻右舍拜年了。出门拜年的以中青年为主,男女分开,要么兄弟同行、妯娌相伴,要么子随父影、女跟母后,也有邻家几人结伴或一人独行的。此时,村庄的大街小巷里会不时听到高声的问候声、欢闹声:“起得早啊!”“过年好!”“给你拜年了!”……

  这些七八成群的拜年队伍,是要按照俗定的顺序入户拜年的,依次为本门第、本家族、其他家族或姓氏。对象一般是长辈、老人、病人。我小时候,还能见到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的情景。现如今,拜年方式已很简化了:叫声辈份称呼,问个安,坐一坐即可,长则十来分钟,短则三五分钟,期间,主家人会逐一让香烟、糖块、瓜子,大家聊一些喜庆的事。其实有时候,在某一家拜年的时间紧张到连坐都来不及坐,只站着说两句祝福话甚至彼此照个面就得告辞,往往是前面来拜年的人还未走,后面拜年的人已在户外等候了。同时,拜年的人也急切地想赶在天亮前把该串的都串到。

  这种乡村的拜年习俗,看似走形式,好像很省事,可其内含的确切意义使大家对之十分看重,并在近些年有逐年兴盛的趋势,成为乡村过年的一种草根文化。它的延续与发展有着便利的基础条件:大家世代在小区域里“群居”,彼此都认识熟悉;在日常生活的你来我往中,很容易产生感情认同;走两步路说两句话,方式简约但礼数周道。乡村人生活的小世界是自己的家庭,大世界是自己的村落;小世界不能孤立于大世界,大世界需要辅助小世界;而这两个世界之间,钱财不是万能的,情义却是普适的。农耕大忙、盖房围墙、育子求学、生意买卖、打工筹钱、寻医治病、红白喜事等,家家都离不开其他人的协助。说不定哪天自己单个家庭就会遇到困难,就必须依靠集体大环境给予支持。既然是群体中的小分子,就不能脱离它。

  “年”讲究“礼”,“年”内蕴“情”,礼与情维系着门第、家族、村落的人缘与人脉,这自然让老套的东西有它存在的理由。“人到礼数到”,对拜年的人来说,他们表达的不仅是尊重的礼节,也是尊重的回报。长辈在节前一般地都要嘱咐晚辈一定到某某家拜年。“远亲不如近邻”,对被拜者而言,他们得到的不仅是人情的宽慰,也是人情的力量,家人在一年中一般地都能记住谁来过拜年了。一次拜年的举动大约就能寓意:“关系不错”、“会做事”、“懂规矩”、“没架子”、“看得起”、“受尊重”、“有人缘”、“多交往”……仅一次拜年,就可巩固两家人的关系;仅一次拜年,就可润滑两家人的来往;仅一次拜年,就可化解两人的矛盾;仅一次拜年,就可缓解两个门第的恩怨……

  年是自家过的,也是大家过的。“拜年”,在自家与大家之间构筑的温情,滋润着人与人的心,积淀着家与家的情。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