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综合资讯>正文

欧阳中石的山东印迹:济南越破旧就越感到亲切

A-A+2014年7月16日07:57齐鲁网-齐鲁周刊评论

  原标题:欧阳中石的山东印迹:济南破旧我亲切 发生变化我高兴

  本刊专访--

  他是诗人,是书法家,是画家,也是教育家,但他却习惯称自己为“教书匠”。事实上,正如陈省身之于南开,启功之于北师大,季羡林之于北大一样,欧阳中石早已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个符号,也是中国书法文化教育和京剧表演艺术领域的精神图腾,堪称一代宗师。

  “我今年没八十岁,八十六啦,还有八十岁吗?”6月11日,欧阳中石先生在济南舜耕山庄开心地对《齐鲁周刊》记者说,“我不是这家、那家,我不配,就是一个真正的、地地道道的教书匠,这个城市是培养我的地方,我也始终在这里成长,这个城市破旧我感到亲切,发生变化我感到高兴她的发展。”

  之前,《齐鲁周刊》多次对欧阳中石先生进行过专访,他也对《齐鲁周刊》的发展给予着关心,包括“刊头”中的“山东地图”是否破坏汉字整体美感的建议。

  “我就是一个真正的、地地道道的教书匠”

  5月20日,86岁的欧阳中石早早地来到首都师范大学校园,新一届书法专业博士生论文答辩会将在他所创建的首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举行。

  首师大的学生们早已熟悉了欧阳中石手持拐杖的身影。虽是耄耋之年,老人依旧坚持上课。

  “先生常说,我们很多时候只需要做到不苟且,就很了不起。但很多时候,我们对许多事情还是苟且。他对任何事,从来都是尽力而为。”欧阳中石的博士生叶培贵曾这样告诉记者。从风华正茂到鬓发如雪,从小学教员到博士生导师,与讲台为伴的60多个年头,“教书匠”的称号是欧阳中石一生的骄傲和牵念,远胜于那些光华四射的各色头衔。

  “我教过小学,教过初中,后来教师范学校,教大学。”欧阳中石饶有兴致地对记者讲起他的“教书匠”生涯。

  1928年,他出生于泰安,曾在泰安、济南等地读过小学,后到济南一中读书。毕业后,在济南一所小学当了教师。1951年,他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毕业后便成为师范教育界的一员。1981年,他结束了28年中学教师生涯,调入当时的北京师范学院。学校把“语文教改”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四年后,欧阳中石主持的成人书法大专班如期开课,这在全国“只此一家”。

  教室里人头攒动,欧阳中石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当时,为他站脚助威的有季羡林、金开诚、饶宗颐等名家硕儒。无疑,这是他振臂云集的文脉和人气。在这群文化前辈手上,一个崭新的高教学科体系正一砖一瓦地筑成。

  “那时,一个同事秉承校长的意思找我谈开办书法专业问题,当时有我的本业,搞这个就不是本业了,但我又想这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就提出来建一个书法文化研究机构。”欧阳中石告诉记者,“从开始的大专到本科,再到后来的硕士、博士、博士后,一点点地起来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些年或许就是我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的一种表现吧。”欧阳中石自嘲,“从小没想过将来干什么,打记事起,老师、家里人,特别是母亲,一直教导自己憨厚宽和。因此,成长过程中是必然还是偶然也不敢说--因为少无大志。当然,所谓不务正业不是说要干坏事,比如我是哲学系逻辑专业毕业的,结果从事了数学教学,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欧阳中石笑称,无论如何都“不能误人子弟,只能自己速学。后来,又让我去教语文,还代过历史课,也教过体育、美术,再后来,学校需要人讲授化工原理学,我又边学习边拿起教鞭。现在想想,也蛮有兴趣的。”

  在欧阳中石看来,“教书更要育人”关键是德,这也源于教导过他的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他说教他的那些老师“特别注重为人师表,有着崇高的育人精神”。因此,他也如同教自己的那些老师一样身体力行。“要终生自鉴,为什么?怕丢丑,怕浪费别人的时间。”

  “这个城市破旧我感到亲切,发生变化我高兴她的发展”

  在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个寓所里,经常出现成群结队痴迷书法的“后生小子”。欧阳中石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一概‘笑纳’”。

  这些学生早已习惯了老人身上的“山东性格”。

  他从不轻易表扬人,批评起来也直来直去,颇有山东好汉的率直气息--尽管他经常说“不错”、“很好”的口头禅。一次,他参加一位学生的书法展览,学生的书法水平令他大怒,不留情面地当着众多参观者,指斥其作品的不足和展览的草率。一个男生留着长发到他家里做客,他说男不男女不女的,像什么样子?什么时候头发短了再来见我!第二天,该男生果然理了一个平头,又来了。

  而今,“生于鲁,长于齐,壮游京师”的欧阳中石已成为山东人的一个代表符号。他自谕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而这“也是山东人的显著特点,因为随遇而安,而遇事不争。我深受影响,所以也就这样走过来了。”

  而今,欧阳中石虽已年过八旬,但行动敏捷,思路清晰,一开口便让人感到他的充满个性和平易近人。而对于家乡济南,老人说起来更是激情满怀。“今年4月,我受山东省教育厅邀请到济南制锦市小学开会,当时一算,我和老伴正好从那个小学毕业72周年,很是感慨。”欧阳中石略作思考,“在济南这个地方,越破旧我就越感到亲切,城市变了新面貌,我也很高兴,因为她有了新发展。这里是我的家,我喜欢这里。自己家的事我能说,但外人不行。我是山东出来的年轻人,再回到家里感觉什么都是好的。”

  “书法不是为了写好字,而是准确地把字表现出来”

  “书法是一个文化问题,不要简单地看成艺术,它是艺术的结晶,但那不是主流,主流还是文化。”欧阳中石告诉《齐鲁周刊》记者,首都师大最初计划成立书法艺术学院,后来他提出来应该叫书法文化研究院。

  “汉字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是最了不起的。”欧阳中石认为,人们想交流思想最方便的是语言,我们多半只能记住声音,也就是音符,但音符和客观事物没有任何联系,都是规定的。比如实物:中国叫“书”,美国叫“BOOK”,日本叫“hong”(音)……随便说个声音,彼此谁也听不出到底是什么。但汉字就不一样,汉字记录下来的意思可以用形象表现出来,即用我们画出来的纹、道来表现字,字代表着思想,是我们使用的一个工具,就像家里有了孩子可以传宗接代,听老人指使。

  “比如‘字',就是’宝盖‘下面一个’子‘,只有中国的汉字才是真正的文字。”一次,日本一个长途汽车上挂了很多书,来自多个国家的乘客坐在车上翻起那些书,并且看得津津有味,这时有人就问,这书是用的什么文字?怎么各个国家的人都能看懂?后来发现,这本书上根本没有字,全是画。“画出来的事物形象就容易沟通。我们汉字本身就是画,这太妙了。”欧阳中石告诉记者,“画一个女孩就是’女‘字,女孩成妈妈后怎么表现?那么就把这个女孩的乳房点出来,上面一点,下面一点,中间一个’横‘就成了’母‘字。画个’男‘字怎么办?古代男人的特点是种地,即在’田‘里卖苦力,这就是’男‘。”

  提起教育部刚刚制定的《书法教育大纲纲要》,欧阳中石的态度严肃起来:“书法进课堂的同时,希望要更加注重’书‘的是什么,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书‘的是汉字,书法教育一定要考虑到汉字如何讲解。”

  欧阳中石说过去很多人以为书法就是如何书写、怎样用墨,其实不是,书法“不光是写字,最主要的还是要认字、解字”。

  一个“木”字旁加一个“一斤”的“斤”字是什么?

  “是’析‘字,木头是树木,’斤‘是斧头,斧头将木头劈开,就是分’析‘开。”欧阳中石直呼汉字的美妙,他说我们“弘扬书法是在弘扬中华文化,这只是起步,最简单的问题摆在这里,我们的学科不是简单的艺术,它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正是这个原因,有高校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提出这个问题。但我们不能把书法神圣化,只把它理解成文化的起步,这样就更好理解了。”

  欧阳中石告诉记者,他最近正在研究一个关于汉字的课题。“过去说中国字难学,笔画多,很落后。五四运动期间就有人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现在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不但没亡,还变得越来越盛了。”因此,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不是为了写好字,而是为了准确地把字表现出来”。

  (感谢王元军、荆向海为本次采访提供帮助)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