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相隔60余年,发掘再次重启
新的发现令人惊喜,恐龙化石自然风化破碎令人忧心
20世纪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对莱阳恐龙化石的发掘和研究活动一度中断,莱阳与恐龙的关系也被人们所渐渐淡忘。
难道这么有意义和价值的恐龙遗址,就这么荒废掉了吗?
作为中国恐龙新生代研究专家的汪筱林不甘心,他一直在等待、寻找机会能够重新开启莱阳的恐龙发掘。
时机出现在2008年。时任莱阳市副市长长的邹常厚通过朋友知道了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的汪筱林,便亲自到北京造访,希望能够合作重启莱阳恐龙化石的发掘、保护,两方一拍即合。2009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莱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莱阳恐龙等古生物化石项目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2010年4月23日,汪筱林率领中科院古脊椎所—莱阳市联合恐龙科考队抵达莱阳,正式开始科考和发掘。
科考队员对莱阳境内的白垩系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地点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考察,并选择在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1号地点(青岛龙化石地点)进行试发掘。同时,对金岗口村东北2号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和实施必要保护措施。
“3个多月时间里,科考队发现了10多个恐龙与恐龙蛋化石富集区和富集层位,证实了鸭嘴龙动物群与恐龙蛋化石群共生埋藏,发现了平原上集中分布的恐龙峡谷群和具有丰富地质现象的晚白垩地质遗迹群。这些发现,对于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等古生物化石的深入研究等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汪筱林说。
2011年底,在各方努力下,莱阳正式获批“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2013年7月6日,科考队再次来到莱阳对2号地点遗址馆东侧的化石富集地带进行保护性发掘,为“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及其博物馆陈列布展储备化石材料。
据科考队队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强介绍,此次发掘的恐龙1、2号地点的化石层同属王氏群上部的金岗口组,在1、2号两个发掘遗址附近3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分别发现了十几层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层面分布,这在其他地方是非常罕见的。“根据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这些化石层面蕴含丰富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而且保存也非常完好,对研究恐龙生存演变和地壳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虽然这次发掘成果丰硕,但科考人员不得不承认的是,莱阳恐龙化石面临严重的自然风化破碎。“就拿一号地点来说,由于它位于一条常年流水的峡谷小溪的一侧,自然破坏已经相当严重,这种现象在别的地点也很普遍。”汪筱林的博士研究生蒋顺兴说。
3
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地质公园
资金缺乏,恐龙遗址保护进展缓慢
在这几年的发掘工作中,科考队非常注重观察化石遗址和原地埋藏化石骨骼的自然风化原因和进行必要的保护工作。
“通过连续4年的野外科学观察,我们已发现影响化石自然风化破碎的主要因素是水和温度,冬季冰冻作用的破坏力尤其突出。”汪筱林说,“因此我们目前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是三种。一是骨骼不过度暴露和不暴露;二是依据已暴露于地表化石的实际情况,用不同黏合剂及时处理,比如小断裂缝用502胶,大的裂缝用AB胶或环氧树脂充填等。三是低洼地区长期水泡或暴露地表的化石进行抢救性采集。”
在汪筱林看来,上述方法只能起到延缓化石自然风化破碎的速度,如果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尽快在多化石的核心区建立遗址博物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和遗址博物馆,让化石在原地状态下保存,不仅有利于化石长久地保护和研究,同时也可供观众参观和普及科学知识。”
“莱阳的恐龙遗址博物馆应该有着像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那样的恢弘气势,让所有来参观的人都为之震撼……”每每向人们描述心中的地质公园蓝图,汪筱林都兴奋无比。
然而,现实往往与理想相去甚远。当汪筱林面对现状时,更多的是焦虑和无奈。
“尽管2011年年底莱阳就已经获批建立‘莱阳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但到目前为止进展缓慢,只是在2010年的两处发掘地点临时建起了钢结构的恐龙一号馆、二号馆,有专人看护。”
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缺乏。
“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将莱阳地质公园项目列入未来三年的保护规划里。可是,恐龙遗址保护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保护资金如何能真正用在重要遗址和化石保护上,需要更多的听取科研技术人员的意见。”汪筱林说。
“预计整个地质遗迹保护工程约需投入资金数亿元,投入大、筹措难。”莱阳市国土资源局张卫华局长表示,“同时,保护工程必须要有特色,配套服务也要跟上,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