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杨琼)备受瞩目的神舟十号飞行乘组10日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将于11日17时38分乘坐神舟十号飞船飞向太空,执行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
10日下午17时30分,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三名航天员出现在记者面前。尽管隔着一层玻璃,但是三人脸上自信、淡定的笑容给挤满了发布厅的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神舟九号飞行乘组一样,这依然是一个新老搭配、男女组合的任务组合。他们也创下了几个之“最”,聂海胜是中国飞向太空的最年长航天员,也是第一位以少将身份飞向太空的飞行员;王亚平是中国第二个女航天员,也是首位80后航天员。
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发言人武平女士说,这种组合能够充分发挥乘组中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不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任务,也有利于航天员队伍的锻炼和成长。“这次的2名男航天员仍然互为备份,他们均具有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控交会对接、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女航天员在神十任务中增加了太空授课的任务,而且由女航天员担任主讲,还有女航天员在这次任务中也具备手控交会对接能力。此外,这次神舟十号在轨飞行时间更长,他们在轨将开展更多的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据了解,神舟十号飞船计划在轨飞行15天。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
在这次任务中,48岁的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同时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47岁的张晓光担任指令长助手,负责配合指令长完成飞船驾驶、手控交会对接、飞船撤离等任务,并担任太空授课活动的摄像师;33岁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乘组生活照料,并担任太空授课主讲人。
曾担任神舟六号飞船航天员的聂海胜说,“与神六相比,这次任务飞行时间更长、空间试验更多,风险挑战也更大,是一次全新的考验,这次任务我能够入选飞行乘组,并担任指令长,我感到很荣幸,同时我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很大。我非常期望我们进入‘天宫一号’那一刻,和我的两位战友,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完成我们的使命。”
与神舟九号相比,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将更加方便。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完善了舱内生活垃圾处理,丰富了航天食品,并优化了航天员的工作程序和作息安排。此外,经过为天宫一号更换地板、限位装置,使航天员的天宫生活更加方便。航天员张晓光说:“这次任务我们将继续实行天地同步的作息时间制度,同神九任务相比,改进了夜间有人值守制,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的充足睡眠。在饮食方面,我们的食品专家为我们制订了丰富的、极具个性化的太空食品,尽最大的努力将我们保障好。”
此次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堪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战。本次任务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进一步验证交会对接技术;二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相关技术;三是开展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验证。
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的试验性飞行不同的是,神舟十号将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武平介绍说,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进入了应用飞行阶段,将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所谓应用性飞行,是相对以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的试验性飞行而言的。这次任务作为应用性飞行,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飞行任务的目的。前期任务主要以考核和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本次任务中,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主要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二是飞行产品的状态。飞船和火箭经过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行任务的验证,技术状态基本固化。”
值得关注的是,在神舟十号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在太空中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据了解,太空授课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王亚平还将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王亚平说,她很期待着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这次太空授课,是我们国家首次开展的太空科普教育活动,将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大家展示一些在失重环境下的奇特的物理现象。让我们太空课堂见!”
目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进入交会对接轨道,运行稳定,工作正常,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