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政府公布了《2014年市政府折子工程》,其中提出了2014年市政府需要完成的209项任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市服务保障水平等八个方面内容。
“折子工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北京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细化落实版,把提出的各项目标,变成一件又一件的实事。也可以说,它是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的责任状、军令状。最后完成得如何,就是对政府工作能力和各项政策的考评。
“折子工程”的内容有很多,但细看下来,就是三个主题:一是限控人口、改善交通;二是节约能源;三是治理垃圾和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应该说,这三个主题,是和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的。看完“折子工程”,感觉是没有市民的配合,一些任务完成起来非常困难。
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压缩小客车配置的指标,就有可能让买车摇号变得更加困难;比如实施6500万平方米的住宅供热计量改造,就需要一些家庭的积极配合;再比如,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要有耗电限额,那么用电量巨大的昼夜餐厅、电影院可能会受到影响,夏天的空调也会开得不那么足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应该说,在“折子工程”里,需要市民理解和配合的项目,占了大部分。
对于各种各样的改变,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予以价值评判,最终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也就会让许多任务出现难点。城市大、人口多,利益纷纭复杂,工作的难度也就会相应加大。就说供暖计量改造一条,在某些小区已经开始实施,用暖气少的住户就支持,用暖气多的住户就不支持,最后会酿成许多纠结,让工程难以展开。这种情况,无论政府和市民,都该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市民来讲,既然人人都希望城市的空气更好、资源分配更加合理,那么做出一些让步是必需的。但更主要的责任还在政府部门,如何在事前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如何让大家的利益都协调到一个立场上来,是必须要考虑的。
在某些事情上,政府可以一声令下,雷霆万钧。在另外一些事情上,则还得春风化雨,不仅政策要透明,还需要在实施时广泛征求意见,在媒体上反复阐述和解释,甚至要挨家挨户做工作,争取获得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任何一项“工程”的成功,都需要群众拥护,切忌在办公室里对着数据想当然。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会变。
如何让北京的大城市病好转,如何完成“折子工程”,有人说需要下决心抓细节,有人说需要争取周边省市的支持与协作,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本市居民的首肯。治大城市如烹小鲜,需要更多的诚恳、更多的敞开心扉、更多的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硬造理由。市民和政府观点一致了,什么都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