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观点评论>正文

扬子晚报:大学生读《弟子规》,天能塌下来?

A-A+2013年8月22日10:36扬子晚报评论

  中山大学校方首次要求,新生在暑假期间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中大哲学系知名教授袁伟时发表评论《中山大学的新“笑剧”》,提出尖锐批评(8月21日《羊城晚报》)。

  天热,“暴脾气”很多。于是中大的《弟子规》,莫名其妙就火了。吹捧者说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事儿,鞭笞者说这是复古糟粕的脑残之举。反正各有各的说道,也都铿锵有理。中大袁教授指出了《弟子规》的负面意义:譬如一本17世纪的蒙学教材,一下子上升为大学生必读的“经典”,力度太大了;又譬如其间三纲五常的思想确实不少——而“培训奴性十足的驯服工具,还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公民,这是前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

  中国的很多公共事件就是这样,旁观者打鸡血似地各说各话,就是听不得、也不会听听当事人怎么说的。8000份《弟子规》的“悦读感”已交到中山大学有关人士手中,少则几百字,多则两三千字。作为非硬性考核的入学前随感,一定有虚与委蛇的,一定也有费心巴力的。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千万别把大学生当做三岁的孩子,都不傻、精着呢,且不管是不是真的通读熟知,即便看到其间的价值谬误,恐怕也不会神经大条地一味“歌而咏之”;二是如果今天的大学生,都不能读出《弟子规》中的精华与糟粕,这接下来几年的书念下来,恐怕也让人担忧。高校也好、社会也罢,总不会一直拿出“洁版”的书来给他们读吧?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师长、他们的游戏、他们的生活……有24小时的“知心姐姐”随时“指路”?

  不过就是读点古文,需要那么惊心动魄吗?一者,且不说数典忘祖的现代文化流弊,就算培养点汉语言的语感,偶尔读点古文,也不算什么丑事。传统文化,没必要敝帚自珍,但也不至于妄自菲薄。一翻古书就说人迂腐的,就好像清明扫墓非要说人家封建迷信了。这样的教条思维,恐怕才是最大的冥顽不灵。

  二者,我们经常说高校要去行政化,呼吁自主权,但每次高校弄点创意,总要一批到底,这究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抑或是骨子里叶公好龙而已?大学里开了“爬树课”,他们要骂;大学里开了“淑女班”,他们也要骂;大学里装不装空调,正反都能骂……就像有论者说的,“是有那么一些人,凡古籍就批判,我想问,你们都为国人塑造了什么样的精神文化?我们的信仰到哪里去了?”破而不能立,这就是舆论对高校建设的情绪化思维。

  中国人读的书,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古文也好、现代文也罢,在开学前逼着孩子休闲游戏之余看点书,就算一不小心没开好书单,咱批评得也该文雅客气点儿吧?只怕更多其他学校,还心无旁骛地在忙着算进账单呢!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