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观点评论>正文

人民日报:理性摆脱“专家依赖症”

A-A+2013年6月19日12:02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

  “高房价不是为了让富人发财,而是让穷人能住上房子”,“大学学费上调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公平”……自从有了互联网,一些经济学家的“雷人语录”得以流行。有媒体把近年来专家关于楼市的种种预测做了梳理,发现很多都是错误的,不少人还因盲目听信有所损失。

  如今,很多与民生相关的经济领域都活跃着一批专家和“意见领袖”,他们指点江山、建言献策,但有时候,也指错了道、带歪了路,以至于挨群众“板砖”而被戏称为“砖家”。当然,我们也常看到专家喊冤,声称自己的观点被断章取义、歪曲放大。为什么专家的话会给人“不靠谱”之感呢?恐怕,除了少数专家不够严谨、被利益裹挟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网络时代产生的“传播后遗症”。

  常有这样的情况。经济学家的结论,往往受制于一定的前提条件,而在传播过程中,这些条件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于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网络传播中出现了“标题党”。比如“火车票提价可以缓解春运压力”、“学费上调可使高等教育更公平”等,也许这些说法在特定前提下可以成立,若这些前提和假定一旦在传播过程中被抽掉,结论自然令人诧异。糟糕的是,当“标题党”现象遭遇“快阅读”时代,读者在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时,也往往只看标题,迅速结论,而缺乏认真读完全文的耐心,进而无法准确全面把握。这样的结论,往往是浮皮潦草的、不求甚解的,也会对专家说法造成一定误读。

  还要看到,对专家的批评,背后是“专家依赖症”在作祟。专家不是预言家,现实生活远比经济学教科书复杂,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对经济生活产生着影响,而这往往无法预测。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所说,鲜有经济学家能预见到经济危机,而这不算什么大问题。对此,读者也应有理性而不是盲信,不能一味患上“专家依赖症”,让网络传播轻易改变自己的判断,而要依靠阅读和思考形成对事物的看法。

  在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经济学常识。这不仅对自己理财投资有帮助,也不会轻易被“忽悠”。对一些经济学家的“雷人”言论,我们要全面了解之后再下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理性思考,而不是一触即跳、大骂一顿。会骂人不是真本事,长知识才是硬道理。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