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李传强就“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大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作出通报。烟 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宫海涛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到2020年底,烟台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917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 。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

  据介绍,到2020年底,烟台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917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占到全市地区生 产总值的24.5%,居全国沿海地级市前列。海洋工程装备与制造 、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产业产值居全省地级市首位。烟台市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现代渔业走在全国全省前列。集中打造莱州湾、庙岛群岛、四十里湾、丁字湾等4条海洋牧场发展带,亚洲最大的海洋牧场建造项目——“百箱计划”正式启动 ,“长鲸1号”“长渔1号”“耕海1号”等一批多种类型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示范工程投入运营。2018年,农业农村部首场海洋牧场现场会在烟台召开,海洋 牧场“烟台模式”全国推广。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十强产业“雁阵型”产业集群,构建起海洋牧场“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的新发展格局。目前 ,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各类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120万亩,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

  海工装备制造业优势更加突出。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全国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之一,国内交付的半潜式 钻井平台80%在烟台制造。中集来福 士、杰瑞集团、巨涛重工、中柏京鲁船业等骨干企业在国内同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大国重器“蓝鲸1号” “蓝鲸2号”在南海顺利完成两轮可燃冰试采任务,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带入世界先进行列;为挪威船东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三文鱼深水养殖工船 交付使用,达到全球最严格的挪威石油标准化组织标准。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在研海洋来源生物新药品种10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纳 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了绿叶制药、东诚药业、 瑞康医药、荣昌制药等多家生物医药领军企业,推进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原始创新,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物“药谷”。东诚药业、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等海洋创 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不断加大;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深海生物等突破海洋功能性食品、制品和化妆品等关键瓶颈。

  烟台市海洋交通运输业规模化发展。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是国内第五大商品车物流贸易港。烟台港40万吨级码头获批投用 ,成为全国第5个能够停靠 40万吨级巨轮的港口。烟台港创新“采矿+河运+海运”模式,打造“几内亚矿山源头—烟台港西港区 —魏桥厂区”铝土矿全程供应 链物流体系,形成几内亚至中国的海上铝业丝绸之路,滚装车运输、商 品车出口、对非贸易量等指标位居全国港口前列,中铁渤海轮渡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铁 路轮渡企业。

  海洋文化旅游业高端化发展。“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品牌不断叫响。海洋文化旅游业产值突破 千亿元。海上世界、芝罘仙境、欢乐海湾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 启动,成功举办国际海岸生活节、全国 放鱼日主会场活动、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获授永久举办地)、2020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国 医养结合工作现场 会等特色活动。

  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加速起势。加快推进海上调水工程,海水淡化能力不断提升。莱州华电 、开发区八角电厂、海阳核电、长岛海岛海水淡化等22个项目投 入运营,海水淡化能力达到8.2万吨/ 日,居全省第二位。金正环保、招金膜天等龙头企业在海水淡化技术和设备生产等方面达到国内甚至 国际领先水平。中集 来福士启动全球首个海上海水淡化平台研制项目,推进海水淡化、海工装备、海 洋风电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