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定意义上说,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状况是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在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方面,山东做了哪些工作?

  3月24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教育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戴龙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山东先后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下一步还计划新增近4000名特教教师。

  全省30万人口以上县(市)

  全部完成特教学校建设

  戴龙成介绍,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通过建立最严格的残疾儿童就学保障制度,坚持“零拒绝、全覆盖”,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办学体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5%。

  具体到特教学校布局上,全省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全部完成特教学校建设;市级特教学校实现市域内视障、听障学生集中就读;县级特教学校全部转型为培智学校。

  此外,随班就读规模不断扩大。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随班就读示范区(校)创建工作,全省已建成资源教室1299个,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达到13632人。同时坚持“一人一案”,科学实施送教上门服务,惠及重度残疾儿童少年9101人。

  山东残疾儿童少年

  15年免费教育基本实现

  “财政投入不断增加。”戴龙成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特教专项补助费2亿余元。“2019年,我省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8000元,比国家高出2000元。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基本实现。”

  与此同时,山东将新增特教教师近4000名,确定6所高校培养特教师资,康复大学落户青岛。招收特殊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为特教学校培养优质师资。

  戴龙成指出,市县两级全部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依托济南大学成立山东省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依托特教学校市、县两级共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56个,为服务区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

  此外,山东还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康教结合”实验项目,确定41所实验学校,基本形成了医教、康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模式。“下一步,我们将启动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让残疾孩子与其他所有人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的教育。”戴龙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