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自强

  知识产权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日前,青岛市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完善机制建设等五方面提出19条有力措施,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手段强化保护知识产权。

  日前,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从加强体系建设,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完善机制建设,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加大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强化组织实施,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实效五个方面,提出19条措施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意见》提出,推进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构筑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日照、东营六市司法大保护格局。明确了建立行政确权程序与侵权纠纷审判及行政裁决衔接机制、打造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大数据平台、完善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立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维权机制,构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等重点任务,树立知识产权“严保护”政策导向,形成知识产权全链条“大保护”工作格局。

  司法审判方面,提出了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快审机制。行政执法方面,提出了探索建立行政裁决建议案件书面处理机制和现场查明驳回机制;组织实施方面,将知识产权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多渠道夯实知识产权保护资金保障。按照执法全过程记录要求,配齐配强执法设备。强化知识产权、科技、商务等部门间的政策配套协调,引导市场主体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

  截至2020年12月,青岛全市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总量达到4858件,国内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30.7万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8549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1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55件,均位居全省首位。十三五期间,青岛市累计获中国专利奖101项,其中获金奖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