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山东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新闻发布会召开,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领导介绍了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情况、取得的成效及下步重点工作。省扶贫办二级调研员梁学惠表示,贫困户搬迁后,各地在发展特色产业,帮助搬迁群众增收致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发展特色产业,是引导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我省坚持把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纳入各地产业扶贫总体规划,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大力发展见效快、收益好的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合理规划建设扶贫车间、产业园区,就近安置搬迁人口就业,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收入。以搬迁规模较大的三个县为例,均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积极探索。比如,临沂费县整合财政资金62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近亿元,在大田庄安置点附近建设东方润宝高效农业扶贫产业园,建设日光温室89个、光伏大棚6个、智能育苗温室10000平方米,荷花园、垂钓园100亩,通过大棚合作种植、入股分红、入园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带动贫困户400余人稳定脱贫。菏泽鄄城县在每个安置区,都配套建设一个扶贫就业车间,根据人口规模,车间面积在600到1800平方米不等,吸引藤编、发制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搬迁群众月平均工资在1500元左右。东平县在每个社区附近同步规划建设1个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搬迁群众在园区内就业,每人每年可增收2万左右,为脱贫增收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