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绩效评价表,四项评价指标,二十四条细则……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情况到底如何,在这张表上都有清晰的评价标准,每个项目的最终得分也将决定其是否能达标创优。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市、县、乡镇三级对项目后期管护情况有了客观评价,也让每一个项目后期管护单位清楚知晓扣分原因、如何改进。

  为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正常运转和长效使用,充分发挥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2020年度省财政分配的省市合作土地项目后期管护专项资金为契入点,历经近一年的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绩效评价机制。

  一张表做引领,一个体系管到底

  在最近一次巡查中,由牟强、袁延安、袁义先、王庆贺、王建荣、王金峰组成的小组,对涉及河口区义和镇4个村的王集水库片土地整治项目,进行了后期管护情况的巡查。

  按照之前制定的《王集水库片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巡查制度》,这个由村两委成员组成的管护巡查小组,每个季度都要对项目区内耕地及设施进行一次巡查监督,巡查内容不仅包括沟渠路、桥、涵、闸等设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还包括项目区内耕地的耕种等农业生产情况。

  此外,按照制度要求,巡查小组要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当即进行准确、完整的记录,并进行归纳、对比,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时通知管护队伍进行整改,确保项目配套设施正常使用,耕地不出现撂荒、闲置等情况。

  牟强他们这个巡查小组的组建以及每一次的巡查,都会被记录存档,并与项目区后期管护绩效直接挂钩,作为“2020年度东营市省市合作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绩效评价表”中的一项重要分值。

  “为了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发挥长期效益,今年年初开始,我们按照上级相关要求,以4个省市合作土地整治项目为后期管护绩效评价研究对象,结合多年来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方面存在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后期管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解决长期困扰土地整治乃至耕地保护行业的一大难题。”东营市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副主任马立国介绍,这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管护主体、管护客体与管护措施、管护制度和管护资金,并围绕这些方面制定了“评价体系表”,包含管护制度、耕地保护、配套设施、管护资金4个评价指标,耕作种植、地力增肥等7个评价因子,每一评价因子下还具体包括1到6个评价细则。

  与此同时,为了发挥后期管护绩效体系的评价作用,避免人为等因素影响,东营市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还建立了科学的考核机制,以市场化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通过查资料、“天上飞”、“地下核”,即查阅相关资料,利用无人机空中核查耕地种植,实地落实撂荒问题,结合多轮实地监测,以实现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最终形成了“东营市省市合作协议项目后期管护绩效评价报告”,对相关项目确定了后期管护好、后期管护基本达标、后期管护未完全达标等三类绩效评价排名。

  而项目区绩效评价排名情况,与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的分配使用相“挂钩”。据介绍,为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弥补管护资金缺口,东营市向上争取了管护资金,专项用于土地整治项目耕地保护、设施维护等;为达到“以奖促管”的目的,对评价好和基本达标的项目,全额下拨管护资金,对未完全达标项目暂扣预算额的10%,待按期整改到位后再予以拨付。通过发挥管护资金的“调节”作用,既解决了管护资金缺口,让项目管护单位有了积极性,又激发了管护责任,后期管护单位“争好创优”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树立和强化。

  深化耕地保护,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土地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近十年来,全市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00多个,开发总规模8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30万亩,通过土地整平、翻耕、培肥地力,配套完善沟渠路桥涵闸等设施,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2个等级。”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调研员张英然介绍,按照相关要求,近年来东营市实施了一系列土地整治项目,并在促进当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做到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原本的盐碱地、荒草地变成了高产农田,不仅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还实现了土地集约化,更重要的是为项目区群众增加了收入。”张英然进一步介绍说。

  与此同时,为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正常运转和长效使用,充分发挥土地整治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急需做好后期管护工作。垦利区土地整理负责人张广华介绍,在对涉及17个村集体土地的垦利街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行现场普查时,他们发现项目区整体种植情况较好,但也存在几处土地撂荒的情况。“如果后期管护跟不上,那原本经过综合整治已经变成良田的土地,就可能会回到原来撂荒、盐碱的状态。”在张广华看来,一块地能不能持续发挥“好地”应有的作用,后期管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为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初步建立了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绩效评价机制。“对之前无法发现、或发现了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就能通过这一机制,倒逼管护单位及时整改,进而达到土地整治的初衷。”张英然介绍,这一评价机制为深化耕地保护、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落实“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总要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