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修文外国语学校分享家庭教育知识: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

  教育是科学,遵循规律,因材施教,让孩子感兴趣,让孩子爱上学校;教育更是一门艺术,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王修文

  关于因材施教,有一点先要强调,那就是教育有共性和个性两部分,必须一齐把握。如果因为要因材施教就一味强调特殊性、个性,那是不行的。只有在达到基本的共性要求之后,我们オ可以追求个性。像兴趣、想象力、好习惯等等,孩子都应该有,这就是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共性。没有共性,一味追求个性,最后可能连立身之本都没有,那又谈何成功?

  在孩子具备了共性,达到了基本要求之后,我们就可以追求教育的更高层次一一因材施教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品性、天赋不一样,成长环境不一样……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天性,遵从他们的内心兴趣,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有重要的两部分:一是如何发现孩子之“材”,二是怎样因材施教。其中关键又在于如何发现孩子之“材”,只要发现了,接着在该投入的方面多投入,自然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

  如何发现呢?一是鼓励孩子勇敢尝试、不断尝试,家长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激发孩子不断尝试的勇气和兴趣。二是家长要善于细心观察,发现孩子之“材”。不仅是发现他的兴趣所在、特长所在,还要发现孩子喜欢、适合的学习方式。如果能发现这两点,然后在孩子的兴趣领域和特长领域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孩子的进步一定会让我们惊喜。

  因材施教,要特别注意一点:教育孩子不是为了实现家长的个人理想。很多家长会特别希望孩子这样或那样,要求孩子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可那是家长的理想。我们讲因材施教,是要根据孩子的“材”,而不是家长的“材”。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家长过多地主宰孩子的发展方向。

  当然,有时我们必须考虑家庭、家族的因素(如家庭、家族在某方面有传统、有优势),但也不能霸王硬上弓,而要用恰当的方法把孩子引到我们希望的路上来。

  还有一点要说明,确实有一些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特长,这很正常,家长不必把它当作天大的缺陷、天大的痛苦。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是要从小慢慢地、耐心地培养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兴趣,二是要让孩子在未来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人生的方向,这也没有什么不好。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从小到大都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并有所投入的人很少。我也是后来才想起做教育的。20多岁前根本没想到自己要做教育,但现在,我的这个愿望非常强烈,坚定不移地要一辈子做教育!

  我们应牢记这句话:“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穿着不舒服,是脚的问题,还是鞋的问题?答案显而易见。鞋子穿着不舒服,既难受又走不远,当然要换鞋!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很难改变孩子的一些本质的东西(不能削足适履)。当孩子学得很难受,效果很差时,我们所要做的是努力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直到孩子找到穿起来舒服、能走得又快又远的“好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潘世金 实习生 郭梦雨 通讯员 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