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村利用村民闲置房屋打造的民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马志勇摄

“从两年前的泥泞小路、垃圾如山,到如今的绿树成荫、美丽庭院,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美丽的村庄,齐河县大徐村党支部书记徐加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村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作为山东省首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大徐村逐步培育起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体系,绘就了村美民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蓝图。现在的大徐村正以一个全新面貌散发着勃勃生机。

灰瓦白墙映碧水,村民出家门像进公园

干净整洁的路面、整齐划一的院落、崭新的太阳能路灯,以及荷塘里随风摇摆的荷叶,街道两侧挂满了石榴、苹果的树木……27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在大徐村的街道上,一幅自然的田园风景图跃然眼前,这是大徐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可就在前年,这里还是一处垃圾堆。以往的大徐村,垃圾堆多到数不清,村民习惯了哪近往哪扔,并不太在乎对生活的影响。”徐加强说,原来生活垃圾随处丢,现在生活垃圾自觉丢,这一转变仅用了一年多。现在村里环境越变越美,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幸福感明显提升。

自2017年以来,按照“灰瓦白墙映碧水、一村湖色半村花”的定位,大徐村先后实施了街巷硬化户户通、街巷排水改造、美丽乡村绿化等工程,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硬化胡同2.5万平方米,栽种各类绿化苗木1万余株。

看着村里发生的巨变,徐加强满脸欣喜。如今的大徐村,白墙灰瓦和旁边的村居相互映衬,一片古风古色。干净整洁的路面,崭新的太阳能路灯,道路两旁笔直的法桐,街边正在盛开的月季花。“房前屋后处处是花草树木,村民走出家中仿佛来到公园,村民进门出户实现了不沾泥、不带土,以往雨水污水在大街上横流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徐加强欣慰道。

美面子更要美里子,村里刮起文明风

大徐村还对户厕进行改造,实现了改厕和污水治理同步进行,补齐了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最大短板。

“旱改厕工程,村民一分钱都不拿,由村集体给他们出工、挖窝、安装。村民自己盖间小屋,村集体出资给他们贴瓷砖、墙砖、地砖。”徐加强说,旱改厕效果非常好,村民也都感到很高兴,使用起来既卫生又干净,截至目前,已完成改厕194套,实现了卫生厕所全覆盖。

在大徐村,发生变化远远不止这些。2017年以来,清三堆、拆旧宅,对整村进行整治,实现了卫生无死角。实施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敬亲、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墙面美化工程,引导老百姓爱国、孝老、敬亲、向善。

截至目前,全村共完成达标庭院创建110户,实现了美丽由乡村到庭院的延伸,打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后一米、最后一步。更令村委领导班子意外的是,随着村庄与村民家中环境的改变,村里正刮起一股文明风:过去,村里脏乱差,村民随手扔垃圾很常见;如今,环境变美了,村民随手扔垃圾的习惯也消失了。“到处都那么干净,再乱扔垃圾,脸上挂不住。”村民徐加奎说。

“创建美丽乡村承载着我们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不仅要面子好看,更要里子美丽。”徐加强说,生活上富了,精神上更要富起来。

改造村民闲置宅院,发展假期休闲民宿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徐加强说,下一步,大徐村将把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对村内现有产业进行整合,全力推进农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自2018年以来,大徐村重点抓了产业培育。发展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瞅准了旅游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大徐在交通、生态资源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以现代乡村休闲旅游为发展方向,大力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以现代田园综合体为依托的乡村振兴模式。

在具体发展措施上,村北部以思远家庭农场为依托,在原有8个大棚的基础上,整合涉农资金200多万元,修建草莓、葡萄种植大棚14个。村中部,成功发展个人承包鱼塘6处,打造垂钓基地,对十余处村民闲置宅院进行改造,发展假期休闲民宿;村南部,将300多亩土地集中流转给济南挺赛餐饮,建设蔬菜供应基地和田园综合体,集体每年实现增收30多万元。

“现在,我们村初步形成了北部休闲采摘、中部垂钓民俗、南部田园综合体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布局体系。”徐加强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带动了一批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群众增收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金刚 贺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