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哨子一响责任方报到, 济南市中城管抱团出击解“最后一米”难题

  9月22日,家住济南市纬四路87号平房的居民向大观园街道辖区居民反映,家门口一棵枯树距离房屋很近,存在安全隐患。接到反馈后,网格员第一时间“吹哨”,社区、街道、市中区园林局等多方力量赶至现场,2小时后问题解决。这是济南市中区大观园街道城管委指挥中心“吹哨”工作台账中的一段记录。在市中区城管委强力试点推进下,大观园街道“吹哨”制度不断发威,一套“网格员(路长)吹哨,责任方报到”的新机制正不断形成。

  问题在基层,权力在部门。如何打破基层“条块关系”“隶属关系”等制约,通过“吹哨”有效调动各部门单位力量,解决“最后一米”难题?“找准症结,才能药到病除,必须把人权、事权、财权以及考核建议权进一步下沉街办社区,形成整治合力,才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市中区副区长、区城管委专职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殷继明表示。市中区进一步发挥城管委“大城管”总牵头作用,推行“网格员(路长)吹哨,责任方报到”工作机制。发现问题辖区属地吹响集结号,相关部门“握指成拳”,第一时间处置到位。如今,市中区城市管理正呈现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出击、从各自行动到合力解决转变的良好局面。

  完善网格闭环流程

  “赋权”街办激活“末梢管理”

  大观园街道辖区内老旧小区多,12条经纬分明的交通干道贯穿其中,城市管理问题复杂多变。“为破解权责交叉问题,我们设立5个责任网格、10个单元网格,”大观园街道城管科科长闫勇介绍,每个责任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副网格长、专职环保员,每个单元网格配备网格员,让各网格之间环环相扣,将城市管理大小事务网格内“一网打尽”。

  “网格砸实之后,我们也有侧重,在网格内推行路长制,网格员也是路长,负责网格内主次道路及相应道路上的所有问题,不管是路面上还是网格内,发现问题立马吹哨。”大观园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市中区不断优化网格机制建设的缩影。今年以来,市中区在压实网格责任上不断巩固“实招”、再添“硬招”,建立区、街道、村(居)三级网格员队伍,明确社区层面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发动楼组长、楼院长、“五老”等志愿者,建立兼职网格员队伍;街道层面进一步做实专职网格员队伍;区级层面依托数字化平台,用“小事马上解决,大事集中处理”的理念不断激活城市管理活力。

  哨子一响 部门报道

  打破壁垒凝聚网格内合力

  当前,很多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已很难靠城管部门独自解决。为攻克这一难题,市中区对“大城管”框架下环卫保洁、杆线治理等19项工作逐一划分职责,进一步把问题找准、把思路理清、把责任压实。

  值得一提的是,市中辖区各网格既自成一“格”,又不拘一“格”。网格员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办事处,环保、市政、热电等各职能部门“一呼百应”,在解决问题中拧成一根绳,由原来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共同发现、共同商议、共同处置的“集团作战”,合力推动拆违拆临、建绿透绿、环保督查等重点工作,推动城市管理“步伐”快速前进。除了“赋权”,市中区城管委还主动给社区“减负”。市中区城管委普遍梳理社区工作事项,完善工作清单,严格社区工作准入事项,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下派社区事项,让社区“把该干的事干好”。

  联动高效运转

  重视督查督办激发“报道”内生动力

  9月23日15点13分,大观园街道辖区网格员上报一处交通护栏脱落问题,15点14分,问题通过街道数字化平台进行派遣,15点34分,问题处理完毕并实时回传现场照片,处理时间共计20分钟17秒。

  问题快速处置,这是市中区网格运行机制的一大亮点。市中区为细化城管工作、紧抓督查督办,制定《市中区网格员考核办法》,每周对网格员进行考核,形成负面清单,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网格员积极发现、解决、上报有效问题,全面激发工作积极性,实现居民诉求“快响应”、基层治理“全覆盖”、城市管理“零距离”,让市中区实现发现问题从“被动”到“主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向“精细”的转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通讯员 李猛 孙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