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991到2019,从市区到长清,大学老师眼中的济南是这样的

  9月24日,由绿地控股集团山东区域总部、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主办的“中国红 绿地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登临地标见证城市变革公益活动在绿地中心42层举行。

  在沙龙分享环节,有着三十年大学执教的马洪芳老师分享了自己与济南这座城市的故事。马洪芳说,她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但是在济南已经生活了将近30年,比在家乡生活的时间还要长。“我觉得我已经融入了济南,算是一个济南人了。”马洪芳说。

  马洪芳是一名大学老师。1991年从上海大学毕业来到了济南,当时工作生活在解放桥。“从繁华的上海来到了济南,尽管解放桥很有名,但还是感觉这里好像就是个大路口,仅仅就是宽阔。”马洪芳说,在解放桥住了几年以后,马洪芳所在的山东建筑大学在邢村立交桥附近建了新校区。“那时候从市区到学校,每天早晨去下午回心里就打怵,很不方便。”马洪芳回忆说,那时候路的两侧都是村庄、树木,路口多,没有红绿灯,也没有隔离带,连斑马线都少见。“如今的马路都像是景观大道,两边高楼林立,写字楼众多,奥体中心、济南CBD、大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整个城市的形象变得非常地不一样。”马洪芳说。她还说,她现在住在燕山立交桥附近,从燕子山上经常往东边看,看到很有名的“金箍棒”,每天看着它不断长高,感觉马上就可以完成入住,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更让她感觉到济南的变化。

  2016年,因为工作原因,马洪芳又调去了长清的齐鲁工业大学工作。“二环南高架的全线贯通切实感受到了交通的便利。”马洪芳说。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变动,马洪芳也算济南发展的见证者。“我作为一个老师,培养了很多的学生,包括山东建筑大学的毕业生,他们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建设者,所以我觉得自己也是济南发展的参与者。”

  作为一个老家不是济南的济南人,马洪芳非常期待也祝福这座城市发展地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这样我就更有信心邀请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同学朋友来我们泉城,品我们的泉水大碗茶,赏我们的泉景,看我们有名的趵突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慧丽 摄影记者 陈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