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垃圾分类:青岛还有多少“路”要走? 推广十余年 成效显现的背后难掩诸多问题

占美丽正在垃圾填埋场工作。占美丽正在垃圾填埋场工作。
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园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垃圾转运车正在倾倒垃圾。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园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垃圾转运车正在倾倒垃圾。
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月8日,山东省住建厅网站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提出年内所有设区市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7月1日,上海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住建部表示,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青岛位列其中。

  那青岛目前的垃圾生产量、垃圾处理能力以及垃圾分类基础如何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岛城的主要垃圾处理厂、垃圾转运站以及部分小区的垃圾集散点,探寻青岛与垃圾分类的距离究竟还有多远。

  探 访

  主城区“日产”垃圾5000余吨

  7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的青岛市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园区,这里是青岛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理园区,拥有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垃圾堆肥等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全市包括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部分区域在内的主城区,每天产生的5000余吨生活垃圾都运往这里,夏季高峰期每天可达6000至7000吨。

  在园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记者见到了在垃圾处理终端工作了17年的占美丽。她目前是青岛水务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小涧西固废综合处置场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上,远处是用黑色塑料膜覆盖的一望无际的垃圾山,旁边成堆混合着瓜果纸屑塑料的垃圾正从一辆辆垃圾车里倾泻下来,轰隆隆的推土机将刚刚卸载的垃圾推平压实。

  据占美丽介绍,目前全市主城区的大部分垃圾都在这里进行填埋。目前全市尚未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所以,后端收集来的垃圾都是混合在一起的。记者在垃圾填埋厂看到,现场的垃圾有纸杯、卫生纸、尿不湿、瓜果皮等等,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垃圾种类这里都有。

  用地紧张,填埋向焚烧转型

  此时,占美丽所站的位置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工程,从2017年底开始填埋,目前填埋垃圾量200多万吨,记者在现场看到,垃圾已经占据二期的大部分区域。

  在二期工程的旁边,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2017年底已经满容封场。这是一座高54米、绿化很好的山,周围还环绕着修葺一新的环山公路。登上山顶,东侧隐约能看到崂山,北侧遥望胶东国际机场,西侧是机场高速,南侧则是桃源河,如果不是占美丽介绍,记者还以为这是一座景观山。但实际上,记者脚底下踩着的是一座庞大的垃圾山,它是2002年至2017年,青岛市主城区产生的1400万吨垃圾,体积达710万立方米。

  在占美丽工作的17年间,她也深刻感受到全市的垃圾生产量在逐年增加,“最初小涧西整个处理园每天接收的垃圾量在每天3000吨左右,现在每天在5000吨左右。”她介绍,旅游旺季时垃圾会更多。据统计,在青岛,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2公斤。2017年青岛市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324万吨,每日产生的垃圾达9300余吨,而2017年全市的粮食总产量是296.9万吨。

  占美丽介绍,青岛小涧西填埋场日处理5000余吨,承担量已经很重,为此,青岛市正在加大力度建设更多的焚烧厂来解决垃圾存量问题。由于垃圾量的增加,一期工程比预计的提早满容封场。

  垃圾填埋用地的紧张,也推动垃圾处理方式的转型。据了解,今年2月,青岛市印发《青岛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征求意见稿)。目前,青岛全市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1座,主要分布在城阳、西海岸新区、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6个区市,总处理能力9945吨/日,其中,焚烧发电处理能力约占三分之一。规划到2020年,新增4处垃圾焚烧项目,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模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86%;2030年再新增4处垃圾焚烧项目,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届时日处理量达13800吨。

  小涧西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就在2020年新增的4处焚烧项目之中。目前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每天焚烧处理的垃圾约2000吨,填埋处理的约3500吨。随着焚烧二期马上投产,将来生活垃圾的焚烧占比量会增大。

  17年间,垃圾处理方式两度变迁

  在占美丽工作的这17年间,也见证了青岛垃圾处理的变迁,“2002年,当时只有垃圾填埋处置方式,到了2009年园区建成了垃圾堆肥厂,再到2012年,园区新增垃圾焚烧发电厂。”她向记者介绍,焚烧厂会产生飞灰和炉渣,焚烧炉渣可进入填埋场填埋,或者作为建筑材料重复利用;焚烧飞灰固化后,进入填埋场填埋;此外焚烧厂会进行定期检修,检修期间要停产,停产期间填埋场作为托底,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填埋处置。堆肥厂产生的不适宜堆肥的废料,通过筛分,最终也会进入填埋场填埋。所以填埋场是每个城市垃圾终端处理设施。

  焚烧厂建设投资较高,目前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园区焚烧厂一期工程总投资就达6.8亿元,每天进场焚烧垃圾量约为2000吨,其余绝大部分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小部分垃圾进入堆肥厂。

  对于垃圾分类,占美丽认为,若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话。厨余垃圾可进入堆肥厂,进行堆肥处置,生产肥料。其他垃圾可以进入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焚烧产生的飞灰、炉渣再进入填埋厂,可回收就被回收利用了,有毒有害垃圾就进入安全填埋场或危险废物焚烧厂。目前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置园区已经基本具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能力。

  而上海进行的垃圾分类,是将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垃圾处理工作委员会主任曲睿晶介绍,干垃圾就是挑出了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的干的混合垃圾,而湿垃圾则是居民厨余垃圾和部分商场易腐垃圾。这两部分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比30%~35%和50%~60%。干垃圾可焚烧可填埋,湿垃圾可以生化处理协同焚烧或预处理后焚烧、填埋。目前看湿垃圾处理的工艺技术路线不够清晰明确,上海等地的实践将给全国提供参考和借鉴。

  据了解,干湿垃圾分类后,焚烧效率能提高20%,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潜力很大。

问 题问 题

  垃圾投放、收集和运输仍混合作业

  曲睿晶介绍,其实目前制约青岛垃圾分类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前端分类投放,中端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系统,后端的分类处理能力也较为突出。这其实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目前青岛还以垃圾填埋方式为主,今后要强化建设规模和运行安全。湿垃圾的生化堆肥工艺,由于技术含量高,投入大、产出比不高,产品出路较少,因为不能回到农田作为肥料使用,只能做绿化花草肥,所以很难大面积推开。

  后端处置环节尚需加强,前端的投放、收集、运输环节如何呢?记者走访发现,前端三个环节的生活垃圾都是混合操作。

  7月4日傍晚,记者在南京路上的一个临时垃圾收集点看到,十余桶垃圾摆在马路旁边,等待垃圾车来收。每个垃圾桶内的垃圾都是混合投放,有塑料袋、外卖餐盒、铁钉、果皮、饮料瓶等,旁边一位拿着黑色麻布袋的老人正在从垃圾桶里挑捡可以卖钱的“宝贝”——主要有塑料瓶、纸壳和铜铁等,她告诉记者,每天傍晚都会来这里挑捡垃圾,一晚上能捡到数十斤。

  2013年市南区率先实行厨余垃圾分类试点。在市南区辛家庄某小区,记者看到小区内摆放着标有“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旁边的墙上也粘贴着分类指示,但垃圾桶内的垃圾仍是混合垃圾,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前几年宣传过垃圾分类的知识,小区也有相应的垃圾桶,但很少有市民进行分类,没有人督导,就很难有序进行。

  前端垃圾混合投放,那后续的收集和运输如何操作?

  负责即墨路街道生活垃圾运输的即墨路环卫公司孙经理告诉记者,辖区内有两辆负责收垃圾的垃圾车,每天早晚各收一次,每次跑两趟。晚上7点,第一辆车开始作业,将小区、道路两旁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垃圾车进行简单压缩,每辆车装满垃圾有10余吨。收集满垃圾的垃圾车就会开往位于环湾路上的垃圾中转站,排队、卸完垃圾基本就到了晚上8点左右。之后,回来收第二车垃圾,到晚上10点垃圾运输工作基本完成。次日凌晨3点再开始作业,一直到早晨6点。

  孙经理介绍,垃圾桶里的垃圾五花八门,但可回收的大件物品通常早就被收破烂的人收走。当垃圾送到垃圾中转站后,中转站会统一对垃圾进行再次压缩,之后经垃圾转运车运到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园区进行统一处理,中转站一般不会对垃圾进行分类。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办公室科长孙庆振介绍,目前市南部分区域已开始实行厨余垃圾分类试点,布设上桶,配上指示牌,但由于居民分投意识不足,且有些车辆还未购齐,所以还以混合运输为主,其他区市也以混合运输为主。目前全市正在推行垃圾分类运输工作,今年年初已下达指令,要求各个区配备分类运输车辆,目前各个区正在采购,采购的车辆按可回收、有害、其他、大件和餐厨垃圾车来分,实行桶车颜色对应。由于分类运输垃圾车投入资金较大、涉及面较广,所以,目前尚未推行开。

  上海比我们早了至少三五年

  赵阿姨是即墨路社区的一位楼长,也是此次社区实行垃圾分类行动中的志愿者,但这个工作对她来说,现在是件“头疼”的事。“我们这个社区,租房户较多,人口流动性很大,垃圾分类执行起来很难。”很多人说,即使我们真分类了,投入垃圾桶到最后不还一样一起被垃圾车收走吗?分了和不分有什么区别?

  7月1日,上海开始真正实行垃圾分类后,赵阿姨感到有了风向标了。前几日她正好有机会去上海,于是认真地考察了一番。“人家的垃圾桶是需要打卡才能开的,垃圾投放时间也有固定限制,分早晚两个时间段。投放垃圾时,都有志愿者在一旁督导。投放垃圾的人,需要先把垃圾分好,打卡倒入相应性质的垃圾桶,光垃圾桶就有七八种。每个垃圾回收点旁边都有水龙头和香皂,上班族扔完垃圾,可以洗洗手,再上班。”赵阿姨说,一旦发现混投垃圾,就会面临50到200元的罚款。看到人家的垃圾分类做得如此细致,再想想自己的工作,赵阿姨感觉这可能是三五年的差距。

  可回收物分类循环利用系统尚不完善

  曲睿晶介绍,在他看来,青岛的垃圾分类的最大难点其实是可回收物分类循环利用、集约利用的系统建设上。目前针对生活垃圾中分类投放后占比20%多的可回收物玻璃、金属、塑料、纸四大品类,分离利用系统还不健全,这四大类被以“低、小、散”的特点命名。

  “低小散”其实也催生出了独特的“拾荒文化”,随着垃圾总量的增多,也衍生出与“拾荒者”性质相同、但形式更智能化的产品,如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小黄狗智能垃圾回收机。小黄狗青岛区经理王龙介绍,居民只需将可回收的物品如旧衣物、纸壳、塑料瓶等投入相应的入口,通过称重,小黄狗就会给投入者一定的现金返现。这是在全球绿色风潮的推动下,小黄狗尝试以科技创新和商业创新的模式,寻找垃圾回收行业的新模式,但小黄狗在青岛的推广,并未像想象中的顺利。

  王龙介绍,2018年,小黄狗开始入驻青岛,在全市目前已经铺设360余台,总回收量在80万公斤左右,但这只占到满负荷运转总量的不到1/3。

  曲睿晶说,将低值再生资源从垃圾中分拣出来,经过规范化处理,能够循环利用。但市场很难发挥调节作用,大多数企业仍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回收体量,这就需要政府介入,如需要综合分析比较各类技术的工艺流程,并给予回收企业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目前针对废玻璃、废塑料膜、废纸的再生循环回收采用一刀切,对再生塑料和再生纸的冲击最大。但如果将塑料填埋,其降解时间要200多年,如果将其再生循环回收利用,就能通过工艺将其制成聚酯纱线,但这个工艺耗费巨大,循环利用一个瓶子可能比生产一个瓶子的成本还高,但站在环保的角度,这一步我们必须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青岛的废旧纺织品再生循环回收系统初步建立,青岛每年产生8000吨左右旧衣服,其利用率能达到90%。

  前 景

  岛城垃圾分类市场每年将达百亿

  “目前,实现垃圾总量减少不现实,实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进入末端无害化设施的量,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大事业,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每个环节都需要充分做到分类操作,并且需要政府的强硬手段、资金支持和恒心毅力。”曲睿晶说,为了分类专用,上海市配置了982辆湿垃圾车、3135辆干垃圾车,湿垃圾还专门建了生产线。有券商在研报中称,光这部分的设施投入就达43.75亿元。

  据有关部门测算,实施严格垃圾分类,对于全国可增加300万人就业。青岛市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在全国的影响力都很大,如果按照垃圾分类全产业链发展,那将带动10万人就业,每年带来的市场保守预估将达到百亿。

  曲睿晶指出,青岛的经济总量和人员结构,特别是这些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环卫体系建设、社会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焚烧填埋这些保底系统建立,决定了青岛市具备了垃圾分类立法的条件,预估2022年之前在重点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多个街道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