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长定闹钟替孩子读书打卡,家庭作业到底是布置给谁的?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近年来,“陪孩子写作业”这一话题成为社会焦点。6月27日,教育部就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发布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合理布置暑假作业。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消息一出,话题立刻登上了微博热搜。

  什么样的作业是“家长作业”?如何看待“不用和孩子一起做作业了”这件事情?记者展开了调查。

  家长:

  家庭作业很多成了“家长作业”

  孙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按照规定,老师并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

  没有书面的家庭作业,不代表孙女士就能轻松。“每天得阅读打卡,经常还得做各种手工。”孙女士告诉记者,学校里发起了“21天养成阅读好习惯”活动,要求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每个家庭都需要参加。需要连续在群里进行阅读打卡,同时定期分享阅读书目。除了发送孩子的阅读照片外,还要求发送父母的阅读照片,有时候还需要发表阅读感受。

  “有时候特别忙,回家很累真的不想再阅读了。但是断一天,就不能获得‘书香家庭’的表彰,这属于给孩子扯后腿。”

  孙女士说,天天坚持读书虽然是个好事情,但是挑战也挺大。尤其是孩子很累或者生病的时候,自己没办法也只好“替孩子读书”,在群里打卡。为了不错过打卡时间,自己和孩子爸爸甚至单独设了闹钟,每天晚上定时提醒。

  除了定期打卡的电子作业,不少手工作业也让家长头疼。

  “学校里每年都要举行‘春种节’和‘秋收节’,就是让孩子体验春种秋收。除了拿着一些农作物和果实展示外,还需要做一些手工作品一起拿到学校展示。”作为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孙洁对最近的一次“秋收节”印象特别深,“需要自己做贴画,按照老师的要求,贴画要手工制作,还需要用上三种以上的粮食,同时需要体现秋天的元素,最好还要营造情境。”在如此多的前提之下,孙洁绞尽脑汁地想了好几天,和孩子去公园捡了两天的树叶、石子,终于排出了一幅“小金鱼”:鱼眼睛、轮廓都是粮食做的,身体是一两片树叶,小石子排出了小河流的形状。效果出来,孩子很满意。

  “基本都是我做的,一方面是他真的做不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用到胶水、剪刀,也不安全。”孙洁说,不仅如此,有时候学校让孩子主动去做的一些探访活动,也基本都是自己在帮着联系组织。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位左右的家长,基本都表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历。家住历山路附近的市民张先生坦言,有些作业孩子根本完不成,但是又不能不做,所以自己有时候看时间太晚了,就干脆替孩子完成,成了“自己的作业”。

  学校:

  希望家长陪伴不包办、帮助不替代

  济南市市中区汇诚小学课程研发中心的闫明主任告诉记者,在布置作业方面,学校研究了低年级学生的特质,制定了更符合学生年龄的作业。

  “我们对一二年级学生布置的暑假安排叫暑假综合实践类课程,在语文方面开展‘绘阅读’活动,让孩子自己为暑期读的书绘制封皮,考查学生对书内容的理解和绘画能力,不进行绘画内容的限制和评分。”闫明表示,这样学生和家长就没有“必须要做好”的压力,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对于低年级学生读什么书,学校也为家长省了麻烦,“我们给家长列出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家长按照名单去找就可以了。”闫明说道。

  除了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外,有的学校在布置作业时还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选择自愿报名的,自己或者家人有画画的才艺愿意展示的同学。“学校布置的手抄报作业对不喜欢的同学不强制。”济南市丰奥嘉园小学教导处主任蔡晶告诉记者,不只是手抄报和手工,有时孩子阅读后家长会拍照发到班级群或朋友圈中,这都是家长自我打卡。

  “老师看到的话可能会鼓励,但不会计入成绩,更不会定期考核。”蔡晶强调,布置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作业的初衷本来就不是希望家长代劳,而是希望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而且对于这类作业的要求,学校要做到不评分,不强制。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学校的老师坦言在日常学习中已经很少布置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山师附小四年级一班语文老师吕志瑾告诉记者,家长有自己的时间安排,所以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一直要求学生自己写:“低年级完成不了手抄报就不会布置,所以就要求读书和体育锻炼,六年级学生可以自己做,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能力。”吕志瑾告诉记者,学校没有把亲子阅读上升到作业层面,而是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做一个读书记录,记录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的进步。

  对于家长、孩子和作业之间的关系,景山小学教导处主任夏蕾建议家长陪伴不包办、帮助不替代。“孩子应该把作品带回家而不是作业带回家。”夏蕾告诉记者,完成作业本身也是锻炼学生独立能力的一部分,家长干涉太多就会使孩子失去主动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不一定体现在“替代”中,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阅读指导,陪孩子到书店买书阅读,甚至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喜欢的书。

  (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