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济南印发了《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开展夜市试点、构建“夜旅游”发展带等促进夜经济发展的举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自今日起推出“夜经济调查”系列报道,聚焦济南“深夜食堂”的变迁,夜间消费情况等,观察济南夜经济现状,为济南推进夜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晚11点,满天星大排档的的员工还在忙着烤串。晚11点,满天星大排档的的员工还在忙着烤串。

  2017年5月26日,洪楼夜市一夜之间被取缔,为了解决数百摊主的生计问题,相关部门在祝舜路环联东方商贸城腾出了近千个摊位。两年过去了,环联夜市已经成为济南目前规划最大的夜市,在这里做生意的近千个摊主已经很少去回想洪楼夜市的繁华。

  小吃街道路被拓宽一倍

  6月20日下午五点半,刘芳一个人将食材、调料、桌椅板凳等家伙什儿装进车里,准备开车去环联夜市。虽然丈夫今天有事来不了,但是刘芳仍然像往常一样出摊,不出意外估计又要凌晨四五点钟收摊了。环联夜市规定商户的经营时间是晚7点到凌晨两点,但和刘芳一样,有不少商户为了多挣点钱,四五点才收摊。

  晚8点,离环联夜市开市刚过1小时,小吃街已经人挤人走不动道了,大排档、烤鱿鱼、臭豆腐、麻辣烫、烤冷面、涮毛肚……各种美食让人目不暇接,顾客们穿梭在小吃街挑选自己喜爱的美食,摊位上也忙得不亦乐乎,每个摊位后面的小桌子都几乎坐满了人,还有人排着队在旁边等待空桌。这个景象,让人不由联想到当年洪楼夜市鼎盛时的场景。

  “你来的时间不巧,今天太忙了!”满天星大排档的老板娘刘芳扯下口罩,在吆喝声和鼓风机的轰隆声中冲记者喊着。

  刘芳今年43岁,和她的丈夫一同经营这家叫做“满天星大排档”的摊位,之前在洪楼夜市干了两年烧烤,后来洪楼夜市取缔后,便搬来了环联夜市。满天星大排档在环联夜市中是数得着的大摊位了,六米长的摊桌,八个员工,四十几张小桌子,可到了周末依然忙不过来,不少客人还在旁边排着长队候桌。

  “当时在洪楼的时候也想不到,能做到现在这样。”刘芳忙着给吃完的顾客结账,“以前在洪楼的时候,摊位不大,生意也一般。当时说洪楼取缔了,要搬到环联商贸城,大家都很犹豫,我二话不说就搬过来了,我心想就算生意差,还能差到哪去?”刘芳自嘲地说道。

  “刚来的时候摊位就两米长,也就四五个桌子。”刘芳说,过了半年左右,环联夜市的人气满满聚了起来,她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我们开始只卖烧烤,后来顾客多了,我们也卖烤海鲜、炒菜。”

  “虽然生意好了,但也是真的累。”刘芳说,他们晚上七点开始摆摊,到了凌晨两点才可以收摊,如果遇上周末和节假日可能得五点才能收摊。“不过再怎么辛苦心里还是开心的,如果可以我愿意一直忙下去。”刘芳说,她感谢当时下决心搬来环联夜市的自己。

  与刘芳一样,环联夜市也成为了马国臣的人生转折点。“刚开始是我女朋友建议我来这摆摊,觉得比较稳定能养活自己,但我啥都不会,不知道卖啥。”马国臣说,他偶然一次在短视频上看到别人做袋袋馍,因为他自己也是卖调料的,所以很快就琢磨出来做法。“想着试试吧,就和女朋友一块摆摊卖袋袋馍。”他还特意给摊位取了个名字,叫“爱情麻辣串”。

  “我是去年12月份来的环联夜市,那个时候环联夜市已经很有人气了。”马国臣说,又经过一年的发展,环联夜市的客流量已经大到惊人,小吃街的道路还因此被拓宽了一倍。“很庆幸当时来得早,现在基本上是‘一摊难求’。”

  马国臣认为,环联夜市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环联夜市不关门,我就不会走。”他说。

  不少老客户特意来环联找

  在来环联夜市前,葛新海已经在洪楼卖了十二年的烤鱿鱼了。“我父亲也是干这个的,干了十多年,我上学的时候就给我父亲打下手,后来父亲不干了我就接过来了。”葛新海穿了个背心站在炉边忙着烤鱿鱼,不时地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他的妻子则站在旁边,将烤好的鱿鱼抹上酱装进袋子里递给顾客。

  “在洪楼都待了十多年了,当时是真舍不得离开。”葛新海说,洪楼夜市准备迁入环联夜市时,他和家人们犹豫彷徨了许久。“可是都卖了这么多年鱿鱼了,不干了还能干啥呢?”葛新海说,当时他刚来环联夜市的时候,生意很一般,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

  “当时不少老客户特意来环联找我,我觉得特感动。”葛新海说,幸好有老顾客的支持,让他一路坚持过来。“两年前刚搬过来,生意好的时候也就能卖个几百块,现在火了之后一天能卖到两三千。”

  而正在摊前排队的其中一位女顾客表示,她从高中时就一直吃这家的鱿鱼,不过那个时候还是葛新海的父亲在烤鱿鱼,“后来我偶然来逛环联夜市,才发现他们原来搬到了这里”。说着顾客接过烤好的热腾腾的鱿鱼,吹着气咬了一小口,“还是和以前一样好吃。”

  “收摊时也是满天星星”

  “干夜市的,哪有不辛苦的?”这是环联夜市很多商家的心声。

  2018年下半年,马国臣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本来两个人经营的摊子突然得自己干,没有办法,马国臣只能让妈妈过来帮忙。“干夜市就是得熬时间,我们年轻人还好,但是看着老人跟着一起受罪,心里挺愧疚的。”马国臣说,后来适应了,他自己一个人也能干。“我就在旁边给我妈支了个小摊卖菜煎饼,她和我一块儿来,但到晚上十一点就让她先回家。”

  “现在基本是一天只有一顿饭,根本来不及吃饭,晚上不忙的时候就给自己做个袋袋馍吃。”马国臣说,虽然市场规定凌晨两点就可以收摊,但大多数摊主为了多挣点钱,都是熬到四五点,只要有顾客就不会走。

  2017年从洪楼夜市搬来环联夜市的时候,葛新海的生意一落千丈,可能他也没有想到两年后的今天,生意又回到了洪楼时的红火。

  “烤鱿鱼很辛苦的,我干了这么多年手上全是厚茧,烤的时候,还得用力气去压,腰经常被烫得起水泡。”葛新海说,济南最热的时候户外是38摄氏度,但炉子的温度达到四十多摄氏度,“烤一会儿鱿鱼就全身都是汗,总是流进眼睛里,要用毛巾不停地擦。”

  “干夜市没有什么节假日,别人放假正好是我们忙的时候。”刘芳说,尤其最近赶到中考、高考结束,平时客流量更大了。“连着十几天了都是五六点才收摊,回去后眯一会儿又得去买菜。”“就是挣的辛苦钱,所以累点苦点都是值得的。”刘芳说,“如果哪天不用摆摊了,我最想做的就是躺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一天。”

  “哎,老板娘,为什么你的店叫‘满天星’啊?”临走的时候,记者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这个名字在夜市里真的略显特别。

  “啊,是因为我们在外面摆摊,每次抬头就能看见满天的星星,收摊的时候也只有满天的星星。”刘芳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见习记者 任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