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一定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全省前列”是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对淄博提出的明确要求,乘着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东风,淄博市突出以“四新”促“四化”,聚焦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突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全力推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旧动能转换迈出坚实步伐。

 

 

 

      2018年,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95个,新增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投资项目11个,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7.36%,淄博“四新”经济开始走上前台、渐成大梁。

 

      去年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在对接省“十强”产业基础上,优中选优确定了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坚持把陶瓷琉璃产业作为淄博市的特色品牌产业。这“4+1”产业是淄博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对此,市委书记周连华强调,要按照产业配套、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园区项目化、项目园区化的思路,突出抓好园区和项目建设,科学布局,统筹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批骨干企业,以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实现集约集聚发展。

 

 

 

      山东瑞阳制药公司就是“四强”产业的一个样板。他们依托国家科技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瞄准全球领先水平,引进了众多在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领军型专家人才。目前,瑞阳制药有160多个产品处于研发阶段,20多个产品上报了生产,先后在70多个国际研发中心注册了800多个产品,成为中国医药行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排头兵。借助“双招双引”加快了淄博“四强”产业版图的构建。目前,投资58亿元、产能600兆瓦的淄博汉能一期项目17条生产线已投产7条,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柔性和建筑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总投资43.5亿元的国金新能源汽车项目,目前已在全国60多个城市挂牌销售,扛起了淄博智能装备制造的产业旗帜。借力借势,引入全球优势资源为我所用。淄博美林电子通过引进台湾强茂集团晶圆制造项目,打通了从芯片设计、生产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决定国际市场价格走向的强势力量。

 

 

 

      在做大做强“四强”产业的同时,淄博市通过筑巢引凤,把园区建设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坐落在淄博高新区的MEMS产业孵化器园区项目,携手国内知名基金公司合作成立50亿元产业基金,建设了“清华大学国家高新区MEMS研究院”“尤政院士工作站”以及“6英寸硅基MEMS中试研发平台”,目前,已有6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园区,集聚发展。东岳集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继成功研发氯碱离子膜之后,再次拿到燃料电池汽车膜的“通行证”,向打造千亿氟硅产业园区迈出坚实步伐。而作为全国三家化工专业园区之一的齐鲁化学工业区,目前进区项目达到116个,吸引了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中外资企业已相继入驻。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我们淄博来说聚新的同时,更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提升。统计数据显示,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淄博,传统产业占比70%,重化工业又占到传统产业的80%,可见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之重。

 

 

 

      江北瓷都是淄博的一张城市名片,但同时淄博建陶也曾经是高污染的代名词。淄博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对低端建陶进行市场出清,全市建陶行业产能压缩70%以上,产能由8.27亿平方米压缩到2.46亿平方米。同时,按照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思路,与海尔物流合作,规划建设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区,目前投资48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入园建陶企业生产线全部是世界一流水准,综合能耗减少1/3以上,单位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成倍提升,环保问题有效破解。传统建材企业东华水泥公司,借助阿里云建设了智慧大脑项目,完成了对淄矿集团东华水泥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控制。双方还将合作,面向全国水泥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的二期项目即将启动。

 

 

 

      传统产业与信息化等嫁接改造后,就可以“老树发新枝”,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结合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加大技术改造,一样可以成为新的发展动能。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也让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了青春,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四新”促“四化”无疑是巨大的杠杆,撬动一个辉煌的未来!

 

 

  来源:淄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