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停影、定影、水洗、烘干……在济南山大路一栋写字楼内,28岁的暗房师宗杰正在黑白暗房里冲洗着胶卷。在红色的暗房安全灯下,伴随着计时器数秒的嘀嗒声,一卷胶卷很快被冲洗出来。宗杰熟练地打开放大机放入底片相纸,经过几次遮光、放大,一张黑白照片渐渐在药水中形成。

宗杰正在工作室窗前整理冲洗的胶卷。宗杰正在工作室窗前整理冲洗的胶卷。

  1991年出生的宗杰十七八岁就离开家乡做了北漂,2008年来到济南,在山大路卖相机一卖就是十年。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他从一个门外汉渐渐成了摄影达人。

  他尤其喜爱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胶片相机,并因此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年过半百对胶片相机念念不忘的老摄影师,也有追求复古、新奇的年轻人。他们手里拿着淘汰下来的二手胶片相机,从网上买来胶卷和相纸,感受着胶片带来的质感,却苦于找不到专业的冲洗和暗房。

宗杰在暗房里配冲洗胶卷的药水。宗杰在暗房里配冲洗胶卷的药水。

  在数码相机和智能相机普及之前,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暗房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封闭的环境里、特殊的灯光下,黑底胶片变成了一张张相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黑白、彩色胶卷冲洗店满大街都是。除了摄影爱好者,很多家庭中也都有胶片相机。那时候的黑白底片上,记录着半个世纪的记忆。

  在摄影圈子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宗杰,从中看到了商机。2017年底,宗杰的工作室开张了,专门从事冲洗放大黑白和彩色胶卷、底片扫描电子版以及老底片的修复等等。这些冷门的行当被宗杰重新激活。

比放大出来的照片,宗杰还需要参考客户的意见。比放大出来的照片,宗杰还需要参考客户的意见。

  宗杰找了两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个负责客服和修复,一个负责彩色胶卷的冲洗和扫描,而他钻进暗房里,潜心做一个暗房师。工作室里所有的仪器几乎都是二手的,扫描仪、冲卷机,还有黑白暗房里的三台放大机,都是别人淘汰多年的废品,但经过宗杰一番捣鼓,成了暗房的主力军。

  如今,他们三人每天在工作室里接收来自全国各地寄来的胶卷和底片,门口的快递堆积如山。三个人有时候一天得冲洗二三百个胶卷、扫描和修复7000多张照片。这是最初宗杰没有想到的,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喜爱胶片!

  宗杰在暗房里的放大机前放大底片,暗房里不能看手机不能开灯,他经常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

  在忙碌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事情让宗杰感动,也让他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前几日,济南的安先生找到他,想将一张保存了64年的老底片放大成照片。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破旧的底片,拍摄于1955年的中秋节。底片上的三个小朋友分别是当时1岁多的安先生和他的姐姐、小叔,如今都已是古稀老人。

  宗杰把这张老底片泡在药水里清洗后,经过暗房里的数十次放大,最终交给了安先生一张最满意的照片。捧着照片,安先生激动地对宗杰说:“没想到64年过去了,我还能找到儿时的回忆!”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尘封多年的胶卷和底片,经过暗房里的冲洗、放大,许多回忆和过往被重拾。“在暗房里,看着药水里渐渐清晰的影像,是我最欣慰的事了。”宗杰笑着说。

  (齐鲁晚报·记者 王媛  实习生 杨涵 戴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