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针对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央视3·15晚会曝光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等安全问题,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召开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会上要求各地全面排查校园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4月15日前上报排查情况。与此同时,国务院食安办将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看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很多人感慨,在一所名校中出现这样的问题,“简直让人怀疑人生”。更让人担忧的是,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所浮现的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多少学校的学生正在受着问题食品的危害,尚不得而知。

  毋庸置疑,对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全社会都是十分重视,有关方面的态度也是十分明确。这次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召开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体现了这一点。在整个食品安全体系中,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最引人注目。校园食品安全如果得不到保证,就是我们对下一代人的犯罪。

  在一般人看来,校园食品安全更应该得到保证,因为除却正常的市场监管之外,还有来自教育部门的监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从一个侧面说明,不仅是市场出现了问题,教育也出现了问题。这也是公众一直痛心的,现在很多从事教育的人根本就没有“教育范”,所谓为人师表,名不副实。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有态度也有举措。现在很多人热捧“校长陪餐制”、“家长陪餐制”,认为在校长和家长的监督下,能够有效确保食品安全。可是,家长陪餐,惊鸿一瞥,又能发现多少问题?校长陪餐,校长众多,轮流来陪,很多校长也不知道真实的厨房秘密。而且学校食堂背后的水很深,即便个别校长知道其中的问题,也因为“想法太多”,不愿过多声张。退一步讲,由于所处的年龄结构不一样,校长、家长偶尔吃吃没问题,不代表长期吃的孩子没问题。譬如营养,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需求就不一样。

  “校长陪餐制”、“家长陪餐制”有用,但也不要高估。回到初衷上来说,推行“校长陪餐制”、“家长陪餐制”,应该是发挥校长和家长的监督作用,而在很多时候,人的监督还不如技术的监督更为可靠、更为有效。这次会议明确,学校食堂推行“明厨亮灶”的比例要达到70%,让公众随时可以进行“看得见”的监督。这条举措更加实在,也更为有用。那些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食堂,也应该打开大门,方便家长随时实地监督。

  现在,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明厨亮灶”逐渐成为一个热词。对于一般商家来说,这可能是加分题,是选择题;就学校食堂而言,则应该是必答题,是填空题。预想一个画面,家长坐在家里,走在路上,掏出手机,随时能够监控到学校食堂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而且由于公开化的特点,学校不敢推诿,食堂不敢扯皮,这才是最有效的监督。按照现在的技术条件,实行“明厨亮灶”并没有技术难度,关键是想不想做的问题。

  对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从来都不缺少态度,缺乏的是可靠而有效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让“明厨亮灶”成为学校食堂的标配,既是社会的期盼,也是监管部门的责任。